特性问题,可能就是某一事物最本质、本真的构成元素以及其事物之间可比与不可比的条件和砝码,同时也是其事物独立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所以,对特性的认知,是人们了解那个事物的基础;是认识那个事物的依据;是研究那个事物的途径。
这里要探讨的舞蹈编导的特性,是以舞蹈编导的属性特质为概念从而窥探舞蹈编导内在的特性,同时,这个特性主要是就如何能成其为舞蹈编导所需具备的心理和思维的特性及条件。可以说,舞蹈编导是一个专业特性极强的事业和人才,但它在专业特性的技术层面恰恰不是那个技术性本身、或技能型的技术,而是非常“人学”定义下的创造方式;非常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手段;非常心理、思想、哲学的构造符号。所以,舞蹈编导的特性以及由此的专业技术,其特性和特性本身都是极为内在的,被一个“极为综合人因素”而锁定着。故而,自然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个专业共识:“编导是‘学’不出来的;也是‘教’不会的。”它可能正是说明了舞蹈编导的特性。
当然,特性及特性问题我们还是完全可以去探讨和认识的,我们只要把特性构架在共性和规律这个层面来,那么,舞蹈编导的特性和应具有的特性元素,自然就会被“拧”(领)出来,让我们能够从中更有可能的理解舞蹈编导的属性以及建立起做舞蹈编导应有的能力。
第一、尝试的根性。这里说的尝试的根性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从编导的心理特性而言;一个是从编导的工作方式而言。编导——是创造;编导——需创作;编导——在表达;故而,构成这些可能的第一个基础状态和方式可能就是进入“尝试”。就编导的心理特性而言,其一、异想天开。这样的一个特性其实就是本质中的童心情结、天真情结、浪漫情结的存在和体现。童心让我们具有好奇、追问、探秘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色;天真让我们具有看到事物本质和真实的一面;浪漫让我们能够把不能变能,使世界变得更有美妙的可能。当然它们又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场”,那就是无拘无束,如此,心理总能在异想天开中游荡。其二、追逐梦幻。虽然,人人多会有梦,但往往人们又总是不相信梦与现实的关系,所以,人们在心理上是大多采取不理会和要遏制它。然而,编导的特性恰恰是敢于和乐于追梦,他们总是在精神世界和心理状态中,一方面多多会制造梦、又会追逐于梦幻,前者是编导特性特色具备人本的创造力,后者就是会有尝试意识去身不由己的为了那个“梦”。其三、执着加憨劲。编导会为自身得到的某一创作灵感、想法,不顾一切的想办法去尝试它,这其中的憨劲使他们没有顾忌所谓的得失,只为那个心中的“作品”想招并赋予行动。另外,不知他们是由于执着敢于尝试,还是敢于尝试一次次地……变为执着。
总之,编导们对编导的认知和习惯说的话可能最多的就是:“试试吧,再试试吧!”所以,一旦进入编导的工作方式时,尝试就更是成为一种常态和持续性的“再、再、再……”。在感觉中尝试,在尝试中有了更进的感觉,在更进的感觉中继续尝试着……逐步给出理性的判断条件,这个条件就是由于有了尝试的“东西”,就能构成“是否”之分。这个时候的“是否”完全与没有尝试前仅在脑中构造的“是否”答案和概念就根本不是一回事了,这样的“不是一回事”当然不是仅指所谓的层次和结果不同,而恰恰更是说明编导的特性存在,它是编导者天生的特性取向,同时也是编导这个行当的特质,是编导的必然之路和很常态化的工作方式。
第二、游戏的逻辑。编导之属性和编导的工作特性,是构架在感性和理性之顶端跳来调去、同时又是出进自由的特性能力。换句话说,只具其一,或者不能在两性之间自由出进者,都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编导,其原因很简单:那就不是、不符合编导的特性。
对于感性和理性,从表层和易被激活性而言,感性永远是编导的“门脸”和出动、接受信息的勤快和多情的“使者”;而垫着这位“使者”出行和让其回家有方向,以及最终对整体的把握者,恰恰是那个理性在主导和作用。它们好似一个家庭的搭配关系“一个主内、一个主外,而关键的时候,还是由一个主说了算”。
编导,需把所要表达的内涵进行有机于舞蹈编舞的基本规律和那一作品特有的特性态而必存的关系逻辑一番,就像“一个世界样式被组成”。这样一个编导属性,就使得编导不得不游戏,不得不具有游戏的逻辑。一方面,编导总是要不断的去玩,寻找不同的玩法,想尽一切地感受玩的状态。另一方面,就是要把一切地玩进入一个高级状态,这个状态就是“游戏”。应该说,游戏就不是一种原始的玩,而是被策划、组织、规定了规则后的玩。可以看到,所有的动物都会玩,但它们并不能组织游戏,游戏成为人类高智商下的创造以及被社会促成的方式。在此,并不在于两者间智商或精神世界的不可等同,而更是简单的道出编导的特性——“人学 ”定义下的创造方式。所以,游戏就是舞蹈编导本在的特长和应有的能力,当然,这里又不仅仅说是“游戏”的存在,而更是要指出的点是“游戏的逻辑”,文章还要做在“逻辑”上。换句话说,编导好比,游戏功能的制造者,而非仅是一个在玩游戏者。游戏好比感性状态和方式,逻辑就是理性的状态和方式;而“游戏的逻辑”就是这个游戏需要很强的内在逻辑;而逻辑又是为游戏而设定的,而非其它活动而制。
很多人,似乎会把感性和理性完全的分开,易把一类人归于前者,一类人归于后者,并把这两个事物横向的“摆着”,似乎是任选一种即可。殊不知,这样被分开的人,不是天性残疾就是神仙,非正常人也。所以,感性和理性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存在的,而只是每个人在运用它们面对事物的正面性不同;运用事物时的范围不同;两性的性能占用在能量的值和质不同。而编导的特性就是以感性主外、理性主内,并且,前者极为烂漫,烂漫的极为自在和狂放;后者极为深层,深层的几乎接近天生潜在的意识点和近似到更新了的感性,就好像人们常说的“直觉”极好。所以,这样的理性是有非常内在的条理、协调及逻辑特质的,而非在常人眼里的有意识制造和积累、思考下的一般理性状态。
第三、旺盛的精力。编导的特性多具思想性还要有行动性,否则就无法进行创作可能了。所以,似乎编导们总是具有旺盛的精力,这点对于舞蹈编导更是显着的存在。
这里说的旺盛的精力,包含在三大范围中,其一是编导的想像力,如果,没有旺盛的精力,一切想像的信息都不会产生;一切可被吸收的信息也没有可能去接收和消化;一切独特深入的思考就更是不可能存在。因为,一个为此匹配的“器”没有,一个可供它们安置的“场”没有被构成。那么,舞蹈编导的第一战场也就没有可能建立起来,这个第一战场指的就是一个编导基本生态环境和创作的前期阶段就很难形成。其二、编导的创作实践阶段,这点在舞蹈编导这里尤为重要和强烈。比如:一个舞蹈编导要进行一个大舞剧的创作,似乎都不可能一人来完成,需要有一些助手、编舞者共同进行,这就最自然的说明一部舞剧的工作量和编导所要花费的巨大精力。再比如,舞蹈编导都极为关注自身的身体,它需要有感觉同时也需要有能动力。因为,不管作品、或今后的作品走向会怎样的被变化和发展另样性,舞蹈编导的基础对象还是不得逃脱身体性并与身体的关系非常密切,身体的能量可能会暗暗的告诉编导和创作,甚至很内在的、莫名的引导着编导的进行态、或者说是进行式。换句话说,身体的能量会给舞蹈编导有一个天然的优良“牧场”让编导“放养”、使编导“能放养”。编导可能都会感知和明白这样的一句话:“一旦身体不能动了,似乎一切对舞蹈的想像也就消失了。”可能,它就非常能说明编导的特性和归属类别了。其三、作品的排练过程。一个编导在排练的过程中可能是精力消耗最大,或是最需要有旺盛精力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舞蹈编导的作品可有的材料主要是人,与人打交道是最艰难的事了,这个艰难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尽可能的让演员明白你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意思。但往往这是最艰难的环节,一般来说舞蹈演员年纪偏小、经历偏少,在理解力及思想性上一般都不属于强项,再加上本身的作品是编导的思想以及编导自身想要和明白那个东西是什么,但作品又必须要通过演员才能被完成,这两者间的不同角度、认知,甚至是观念要凝成一个,其中“人”为因素可能就让编导难以驾驭。如果,编导要成为主导者完成创作意图,这段时间的精力非同小可。二是尽可能地让演员达到编导需要的那个样子。不管是启发演员,还是教演员动作,编导总是一遍遍、无数遍的……身体力行可能是舞蹈编导的一大特点及特性,故而,没有旺盛的精力非行也。三是作品的合成阶段,这期间与演员的“战斗”可能已不再(是)话题,一切合作的部门及人员真可谓要“混战厮杀”一场,比如:合成的时间,就牢牢的逼着编导“尽快、尽快”,而一切的新布景、灯光、服装等等,别说有什么问题出现,仅此各个部门对作品还是陌生的、需配合于一步步呈现的,就让编导“快不得、快不得……”一个编导如果没有旺盛的精力可能就当不长编导,甚至是当不成编导。
第四、内心深处的边缘性。舞蹈编导,表面上是必须进入世俗性——社会性——公众性,甚至是时尚性。那么,他们必须会表现这些;必须以好的眼光发现这些;还要赋予深入的情感了解这些;再要构成心灵的思考认识这些。然而,舞蹈编导本身并不就是这些,从心灵深处来说其特性恰恰相反,可能正是编导这样的特性,才可能构成整体的“阴阳”,产生出向背道后的深层的大平衡和大合理性的存在。
其一、创作的材料需要有一定的空间让编导来审视。我们要把自己述说的“东西”搞明白和看清时,就要剥离出彼此来认识,面对于彼此产生反应后,编导是会跳进、跳出的琢磨这个“东西”,它既有陌生性而产生更强烈的关注;它既有异类感而产生兴趣;它既有费解点才可产生不时的追索。往往编导要述说的对象和事件、状态,总是放在作品线上,而编导个人观念和喜好或是批判,都是隐在内部,借话儿说的,这就造成了编导的特性,或者说具有这样意识习性的人符合编导特性易做成编导。其二、编导眼里看到的不仅是常人眼里的东西。如果一个编导眼里的东西仅是一些表面的、不变的、物象表层的状态,那就不可能有更多的想像力和意象力,终了就不可能具有创造力。所以,编导看事物会有这样两个习性,一是“跳来跳去”的想窥探到他们还没有看到的那部分,并在心灵深处完合联系性。二是“看东唤西”的自圆其说,总是去揣摩事物间的共通性、可以分化性、可被能指性。其实,人们常说“编导的想像力都是丰富的”,这种可能说从哪里来的?自然绝大部分就是从自身的属性特质就是“这一款”以及思维、心理的空间感就是这样的运作方式。其三、编导的内心深处往往是孤独的。不管是自觉的、还是非自觉性的,编导总喜欢定期、不定期的远离自己的作品和熟悉的生活环境、或者是工作方式,总是会不断地从心灵上想摆脱自己习惯了的东西,走远一些、走的不同一些;走向一个未知的感受或认知中。这可能就是编导最为独特的特性特色——内心深处的边缘性。就好比一切生物都会有这样的本能和智慧,比如:燕子南飞、蛇儿冬眠、猴王要争、猫头鹰倒挂、羊儿需有领头的……
不管是编导的职业性,还是编导者的人格状态都是如此,他们把作品带入社会,可能长久的、不断的被炒作和被关注、议论。但是,其编导可能早已边缘化了那个作品,早已走到下一个作品里去了。可能他们只有在边缘,才能使得他们的作品能够不被边缘;可能他们只有守侯自身的那个边缘性,才能让他们始终能在创造中前行,成为一个“命里注定”的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