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些形象丰富的历史资料,我们尝试复原中华文艺史上最为辉煌的一刻。时间选在唐玄宗的千秋圣诞节,地点为花萼相辉楼。要表现这样恢宏盛大的歌舞宴会场面,总是感到力不从心,经过近十年的酝酿构思,终于初露端倪。花萼楼是高大豪华的宫廷建筑,我们首先在画面上构造出了巨大梁柱框架结构,突出了唐建筑的人字拱特点,并精心刻画了楼内的图案装饰纹样,以显示“金铺珠缀,画拱交映,飞梁回绕,藻井倒垂”的皇家宫廷气魄。在画面背景上镶嵌了吴道子的壁画名作“五圣图”,天宝八年,玄宗尊高祖为神尧大圣皇帝,太宗为文武大圣皇帝,高宗为天皇大圣皇帝,中宗为孝和大圣皇帝,睿宗为玄贞大圣皇帝。吴道子把这五个帝王都画得庄重威严,栩栩如生。吴道子的壁画作品遍及长安、洛阳达三百余间,在兴庆宫大量的壁画作品,多次得到玄宗皇帝的赞赏,传为美谈。我们曾在《盛唐宫廷的剧场与舞台》一章中谈到户外的宫廷露天演出形式,那是在白天,春光明媚,风和日丽。而唐代宫廷的室内演出一般是晚上,灯光通明,所以在画面上显示出了两副树形灯,烘托出盛唐宫廷的华贵色彩。这种灯,当时称为灯轮,多布置在歌舞娱乐的场所,一则用以照明,二则烘托喜庆欢乐的气氛。再就是置放了一些香炉等唐代的金银铜器来点缀宫廷。
在安排完花萼楼内的环境装饰后,下来的重点就是描绘盛唐宫廷的着名舞蹈节目,画面正中央的大型组舞就是杨贵妃领舞的《龙池乐》,因在玄宗皇帝诞辰日,此舞是歌颂玄宗成为真龙天子的节目。唐玄宗还没有做皇帝的时候,和他的几个兄弟住在兴庆宫,当时人都叫五王子宅。宅子里有泉水涌了出来,成了一个大池子,此地日益滋广,弥亘数倾,由于附会说此池常有云气,并有黄龙出现,是李隆基当皇帝的预兆。后来唐玄宗登基,称其为龙池,并建有龙堂于池畔。为此还写了乐章——龙池章,配上舞蹈,就是《龙池乐》的来历。这个舞由十二人表演,头戴莲花冠,手持莲花朵,穿着五彩的纱云衣,着无忧履,轻纱制成的舞衣,更增加飘逸之感。这种形式,在当时是比较新颖的,是一个很优美典雅的舞蹈。姜皎的《龙池乐章》中说“日日芙蓉生夏水,年年杨柳变春湾。愿以飘飘五彩影,从来从去九天间”,整个乐曲反复五次,所谓“一奏而五叠”。
在《龙池乐》两边排列出了几支队舞,其中有反弹琵琶舞。琵琶是一种弹奏乐器,而在敦煌壁画中出现了反弹琵琶伎乐天的舞蹈,在这里也是以舞蹈形式出现的伎乐队舞。一队队放射状推出的队舞,有高髻金冠、身披缨络的菩萨蛮队舞,还有《春莺啭》队舞,此舞由女伎十人共舞,因其轻柔浪漫广为流传,在长安宫廷娱乐中十分盛行。张佑写有《春莺啭》一诗,描述了唐玄宗欣赏时的情景“兴庆池南柳未开,太真先把一枝梅。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崔令钦《教坊记》对演出的情况有详细的描述,舞蹈的队形逐渐向左右分开,如鸟儿张开了两翼,舞伎们一个个神采奕奕,既庄严又美丽,如盛开的桃李,满面春风,一色的罗衣,好比天空中的霞霓。缦衣飘飞,正如雾縠随风。
绘画是凝固的诗,是高度提炼表现一瞬间发生的事,而大唐的宫廷舞蹈却是一个节目一个节目轮流演出,所以我们同样运用中国绘画“四维时空”手法,把若干个舞蹈节目同时穿插安排在一个长卷上。中国的意象思维是心视、神游、玄览,是一个超越感官的内心意象自由运动的图示过程,它远不止停留在事物表象和目视的错觉上,它是超时空、超感官的再造型的过程,便于达到和谐与统一。我们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将多个演出过程有主有次地集中体现在一个画面之上,让人们感到合理和自然,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叠压拼凑。
乐是由诗、歌、曲、舞组成,中心是“乐以舞为主”,而舞蹈是用节奏的人体动作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情绪的艺术,我们在画面上追求一种舞蹈的韵律美,多个舞蹈的和谐统一美,也是运用中国意象思维的意境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