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为古地名,在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是汉刘邦围困项羽的地方。但编导并不是着力于表现“楚汉相争”的这段历史故事,而是根据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95级表演专业男班优秀的集体阵容,产生了编创男子群舞的最初想法,并不着意于具体的人物及事件,而是通过男子群舞的方式用中国古典舞身韵及剑的语汇,表达了中国男子的阳刚之美,展示英雄忍辱负重的悲剧性格。
舞蹈开始时,定点光中展现给观众的是一幅古战场的画面:全体演员身着古装软盔帽,半露臂款式。服装主体为砖灰色,护心镜、护腕、战裙等象征古代兵将的装束。他们在舞台上组成了不规则的三组造型——有扑倒的、有上肩的、而由人最多的一组拼成的“战车”的形象,剑刃、剑尖朝外暗示着一种杀气腾腾的士气。之后,圆圈搭剑聚集再散开斜线扑倒,时而如凝固的雕塑、时而慢移动作挣扎状,快速地变换队形,组接成各式的男子充满“力”的造型。当中,刚脆的独舞,伸展的双人舞,三人甩发的萦绕、四人快剑的灵闪、六人徒手的击进等等,这些都构成了整个舞蹈丰富的情绪变化与情景态势紧凑的衔接。其中,黄豆豆的精彩表演,更为舞蹈增色不少。众人蜷缩跪地,而他奋力一跃的双飞燕,突出了主角的个人魅力,他动作刚劲有力、抻延闪脆、干净利落,博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这也再度验证了所有舞台表演艺术共通的特点,那就是“人演戏,不是戏演人”。舞蹈最后,在激烈的过场筋斗中再接全体演员的群舞,动作情绪悲壮洒脱,忽然聚集成大三角的队形持剑朝天猛刺静止,形成了“剑束”的画面,此时全场肃穆无声,纷纷漫漫的雪花却飘然而落。……演员开始像慢镜头一样缓缓地变换造型,在这无声的力量中,我们感到了强烈的震撼,带有几分凄凉,犹如画龙点睛之笔,让人怅然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