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1842年,英国殖民者以大量走私鸦片来侵略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曾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是民族英雄林则徐,坚决领导了禁烟斗争,虎门销烟的壮举,震惊世界,在人类禁毒史上写下辉煌的一章。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反对外国鸦片侵略的重要斗争。它给了英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舞剧《虎门魂》以鸦片战争为背景,借中国人熟知的虎门销烟事件,讲的是虎门销烟的故事,但并没有出现林则徐的身影。它选取了普通人物的视角,以渔女和炮手的情感纠葛为线索,通过对这两位主要人物的刻画,艺术地再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奋起抗击外族入侵的伟大斗争,塑造了中华儿女用鲜血和宝贵的生命捍卫民族尊严、保家卫国的英雄形象。舞剧在凝重、悲壮、苍凉的基调上,以坚韧刚强之美、浩浩雄浑之气势谱写了一首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抗击列强的颂歌,是一部弘扬主旋律,讴歌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展现为民族利益而不惜牺牲的崇高品质,给人以教育和激励的爱国剧。
《虎门魂》场面恢弘,情节悲壮,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全剧由序幕、五场、尾声组成,它们分别是“呐喊的英灵”、“泣血的大海”、“销烟的狂欢”、“血浸的大炮”、“少女的憧憬”、“不屈的山河”、“永恒的丰碑”。舞剧开始,蓝光下,一组组浮雕式的战斗造型和一尊威严的大炮,随着舞台帷幕缓慢拉开而呈现在观众面前。不同的造型,变形夸张的形体语汇,勾画出一幅幅坚强而沉闷的艺术画卷。天幕上,斜吊挂着巨型锚链,象征着沉重的压迫,把在场的人们引入时光的隧道,带进那段令中国人难忘的虎门销烟引起的鸦片战争史。阴云笼罩着大地,人们无助地祈求苍天。但山在海在,天在地在,虎门炮台还在,人们仿佛听到虎门烈士的英灵在呐喊。它为一段悲壮的故事拉开了序幕。第一场,渔女之父终因受不了烟瘾折磨而跳海身亡后,悲痛欲绝的渔女曾想步其父的后尘,拿起烟枪,试图麻醉自己,但在炮长的情切抚慰下,渔女清醒了,并化悲痛为力量,坚定了与销售鸦片的侵略者作殊死搏斗的决心。此场主要表现中国人民遭受鸦片的毒害。第二场、第三场,在严峻的禁烟活动、销烟斗争中,军民团结一致,清兵和工匠同心同德共造大炮、加固炮台,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当大功告成时,人们为它举行了盛大的祭炮典礼,人们用鲜血和汗水铸造了打击侵略者的大炮,筑起了保家卫国的炮台。在炮长的鼓励下,渔女乔扮男装,共赴禁烟销烟的战斗中。第四场,战争磨练了意志,也酝酿了渔女与炮长醇香的爱情美酒,双双坠人爱河。幸福的少女憧憬着他们热闹的婚礼、美好的未来,但甜蜜的梦想被残酷的新的战斗打得支离破碎。第五场,一阵激烈的战斗中,炮长和炮手们终因寡不敌众而壮烈捐躯。闻声赶来的渔女悲愤万分,毅然奔向高高的炮台,用青丝点然引线,在隆隆的炮声中以身报国。尾声,倒下的是英雄儿女铮铮的铁骨,站起的是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虎门英烈,彪炳青史;虎门精神,永世长存。
《虎门魂》的参演人员上百人,是一出由“战歌”(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各方强强联手精心制作的舞剧精品。主演是被誉为“军中一条腿”的刘晶,她不但以舞蹈腿功闻名,而且以她的人品、个人魅力、舞蹈素养、全面素质赢得舞蹈界同仁的好评,曾获国家文化部授予的“德艺双馨”舞蹈演员奖。她23岁时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国家一级演员,是全国第十五届戏剧“梅花奖”和第八届“文华奖”的获得者。吕浪、石泉等一批独领舞演员都是“桃李杯”舞蹈比赛的获奖者。“战歌”的作曲家和编舞家具有很强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