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舞蹈应该如何进行创编
单项舞蹈包括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等三个舞种,是舞蹈家族中素受观众欢迎的“舞中之星”。又因单项舞蹈创编手法较之群舞、组舞等更具别出心裁,对演员的表演技巧要求较高而被编导视之为“舞中塔尖”,业余编导要是不敢轻易触及,担心创编的单项舞蹈没有独到之处,不被观众认同,因而常常将一些好的题材构思置之高阁,错失了许多机会。
单项舞蹈作为舞蹈艺苑中三颗璀璨夺目的星星,它在更好地展现舞蹈的个性风采,培养出色的舞蹈人才以及开拓编导的创编思维等方面毋庸置疑是具有一些特别优势。实践证明,多创编多表演单项舞蹈,对于繁荣基层舞蹈艺术以及推动群众舞蹈向“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高层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五邑侨乡舞蹈艺术的日益繁荣,单项舞蹈在各文艺舞台也时有展现,有一些较优秀的作品还在全国或全省比赛中获得奖项,这是十分令人欣喜的。然而,纵观近年来在江门各地上演的单项舞蹈,数量虽然逐年上升,但相对群舞来讲发展速度还是比较缓慢,而且质量往往不尽人意,“精晶级”的单项舞蹈作品更是寥寥可数。造成这些不平衡的现象,原因固然有许多,但和我们舞蹈编导没有坚持花大力气去创编单项舞蹈,没有大胆去探索单项舞蹈的创编技法有很大关系。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群众舞蹈的创编、辅导工作,对单项舞蹈的创编也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曾创编了一批单项舞蹈在各级文艺晚会中表演。结合自身的经历,在此就如何创编单项舞蹈这个课题进行粗浅探讨,谨作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同行共鸣,共同推动侨乡舞蹈艺术事业的发展。
一、树立创编单项舞蹈的信心和决心
“信心”和“决心”是进行艺术创造必备的两个“心”。舞蹈艺术创作是编导进行艰苦曲折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过程,也是考验编导心理素质的过程,业余编导要成功创编难度较高的单项舞蹈,具备这两个“心”就至关重要了。尤其是创编信心,有无信心会直接影响编导的创作意念。自信的编导总有一股迎难而上的勇气,许多编导就因多了一份自信和毅力而一举登上“舞中塔尖”,取得创编单项舞蹈的成功。
那么,编导如何树起创编信心呢 ? 首先要坚持舞蹈创编知识和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知识就是力量,也是拥有自信的来源,古今中外但凡着名舞蹈编导,无不是知识渊博、才艺出众的学者。业余舞蹈编导想获得创编单项舞蹈的信心和技巧,非要下苦功进行学习研究不可。舞蹈是综合的艺术,编导除了坚持不懈学习创编单项舞蹈的特殊技法外,还要加强对其他学科,如音乐、美术、文学以及服装设计,灯光调配等的学习。周恩来同志在艺术创作上有“长期积累,偶尔得之”的精辟论述,就是讲明这一道理:只要我们编导坚持学习研究和深入体验生活,“肚”里积累下来的“料”会越来越多,创编起来自然得心应手,信心十足。其次,坚持多创编锻炼,在不断的尝试中积累创编经验。有的编导创编单项舞蹈时老是害怕失败,一经失败再也不敢问津,这是不可取的。有道是失败乃成功之母,尤其是创编十分讲究个性技巧的单项舞蹈,偶尔失败是难免的,编导要敢于面对失败,多一份执着,在不断的创编尝试中积累通往成功的经验。我自 90 年代初期开始接触创编单项舞蹈,最初编导的作品上舞台反应平平,有的还挨人批评。但我从不气馁,凭着一股韧劲边学边编,终于在 1998 年创编了三人舞《月夜春光》参加市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周年文艺晚会”,引起观众关注。
继《月夜春光》的成功创编,我的创编信心大增,一批新的节目,如独舞《水乡妹》、双人舞《女儿红》、三人舞《扁担谣》、《川岛情歌》等陆续展现舞台,均受到观众的好评。再次是坚持对演员进行跟踪辅导,培养技尖演员。 2002 年,我创作了独舞《忠义曲》和双人舞《幸福花儿开》,由舞协会员郭伟台和谭丽雯表演,参加“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分别获得金奖和铜奖,本人获优秀编导奖。 2003 年 11 月,独舞《忠义曲》随台山艺术团参加“江门市侨乡艺术节''比赛,又荣获表演金奖,创作银奖,郭伟坚还获优秀演员奖。节目能多次得到专家的肯定,虽然在创编上下了不少苦功,但演员出色的表演技巧是使节目成功演绎的关键因素。郭伟坚和谭丽雯从初中开始就跟我学跳舞,后来进人艺校和专科学院继续深造,多年来我一直和他们保持联系,每到假期都对他们进行跟踪辅导,尽力帮助其成长。如今,两位演员已成为引人注目的“舞坛新秀”。编导身边有了这样素质较高的演员,创作单项舞蹈时也就解决了没有好演员来表演的“后顾之忧”,当然充满创编信心。
编导树起创编单项舞蹈信心之后,再加上“不编好此舞誓不罢休”的决心,那么编导的创编心理已调整到积极向上的良好状态,亦为成功创编单项舞蹈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二、选择合适的题材和演员
有经验的编导都清楚:要想成功创编单项舞蹈,选择合适的题材演员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单项舞蹈有以构思精巧别致、演员技巧超群等特色取胜的特点,因此单项舞蹈题材和演员的选择相对其它舞种会困难许多,编导应慎重对待。那么,何为合适题材呢?一是题材要有较强的可舞性。可舞性强是舞蹈选材的最基本条件。可舞性不强的题材,即使内容思想多么感人,编出来的作品也是枯燥乏味的。二是题材要有新颖感。单项舞蹈除了要求演员用绚丽多姿的动作技巧以及丰富细腻的情感抒发来打动观众外,还很注重用新颖的题材来吸引观众。受人欢迎的单项舞蹈题材总是有别于其它舞种的个性色彩,给人以新鲜感和惊喜感。1999年我选择一个扁担舞为题材,反映农家人乐观诙谐的三人舞《扁担谣》,用舞扁担作为题材搬上舞台,在台山还是很少见,大家观之感到很有新意。三是题材要切合单项舞蹈的表现优势。众所周知,独舞多用于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双人舞和三人舞则善于展现人物之间的感情交流以及戏剧矛盾冲突等,编导在选材时一定要分清楚这些特点,“择势而编”,那样就会达到预期目的。2002 年我在计划创编一个独舞给郭伟坚参加“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时,结合郭伟坚外型气质及擅长古典舞的特点,特别选择了宋朝抗金英雄——岳飞这个角色为表现题材。由于选材得当,节目编起来顺畅,舞起来也动人。
舞蹈题材选定之后,编导进行编舞之前,就要事先挑好合适的舞蹈演员。业余舞蹈演员中,有丰富表现力,技巧出众者可谓一目了然,但即是这样,我们编导也不可在选择演员时陷入习惯思维的误区而走了创编的弯路。我在创编三人舞《月夜春光》时,开始挑选演员较注重她们的外形和平时的表现,而忽略他们各自不同特长和气质,在一接触新舞种——傣族舞之后,发觉一个演员学得很吃力,跳来跳去出不了韵味,我又不好意思开口换她下来,大家干着急,后来她因跳不好主动退下来,换上一个新手,节目才顺利创编下来。经过这一次,我在挑选单项舞蹈演员时谨慎了许多,挑选出的基本能胜任角色,有些被选中的演员凭着在舞蹈里的精湛表演而“一舞成名”,我的作品也借他们的技巧一一展现舞台。
三、创造性地做好编和导工作
舞蹈编导的编舞和导演,是两种不同的工作,但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舞蹈作品想成功登上舞台,编和导两样功夫样样要做好。并且还要创造性地完成各个工作环节。这里说的“创造性”,就是不同于一般的创编思维和方式,是要求编导另辟蹊径寻找更胜人一筹的编舞思路和导演技法,令所编导的单项舞蹈更具独特的个性特色和审美色彩,使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达到较高度的统一。
创造性地展开编舞工作,我认为要做到四个“新”:一是舞蹈音乐要新。现行用来编舞的音乐有两个来源:一是创作,二是剪接。
如果有经济条件的话,能为作品“度身订做”创作音乐,那当然会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从原音带上剪接音乐来编舞,编导就一定要考虑音乐是否新颖动听以及风格意境是否和题材内容和谐统一。二是舞蹈结构要新。偌大的舞台站着一两个人来回舞动,要吸引观众目光,编导是少不了要在舞蹈结构上下功夫。我创编独舞《忠义曲》时构思这样一个结构:第一段用倒叙的方法描述岳飞已经收到皇帝令其立即班师回朝的十二道令牌,心情悲愤无奈,沉重而舞;第二段描述岳飞回想起血战沙场,为国建功的豪情壮举,舞蹈热烈奔放。第三段回到现实中来,一连接到令人胆战心惊的十二道令牌,岳飞愤慨不已、仰天长舞,舞蹈进入了最高潮;第四段描述岳飞为了“忠”和“义”最终向现实低头,为以后的悲剧结局埋下伏笔。这个四段体结构,既有区别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又适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省群艺馆馆长、国家一级编导杨明敬看了这个节目,认为结构有新意,能扣住观众心弦。三是舞蹈语汇要新。舞蹈是美的艺术,而舞蹈美首先是躯体的律动美。单项舞蹈有了吸引人的题材和结构,但如果演员的动作提炼没有创新,不显个性,作品肯定平淡无奇。为业余演员提炼舞蹈语汇,编导需扬其长避其短,尽量发挥演员的特长技巧,经常为观众制造动人心弦的视觉亮点。双人舞《幸福花儿开》的动作创编,我是以秧歌舞的动作为基调,加上广东英歌舞,云南花灯的一些律动,提炼出一套缠绵婉转的动作组合,另外根据郭伟坚良好的空中技巧,特别为他增加空翻、大跳、连转等高难动作,使整套舞蹈动作既有统一基调,又有创新变化的悦目亮点,给人以美妙多姿的观赏美。四是服饰道具要新。舞蹈服饰道具的设计、应用在舞蹈创编是很重要的一环,经验丰富的编导知道,单项舞蹈的服饰道具要求是有别于群舞,群舞讲究统一和谐美,单项舞蹈则要求个性化,有别具一格独特色彩。有时我们看似平淡的舞服,穿在一大群舞者身上,可能产生很美的视觉观感,可穿在独舞演员身上,就不一定有这种效果。一句话,单项舞蹈的服饰、道具设计在吻合内容角色的基础上一定要更新颖、更“抢眼”。力求服饰道具在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和渲染舞蹈气氛上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1998 年我创编独舞《川岛妹子》参加全市庆“五一”文艺晚会,为使一个小妹能和一群大姑娘竞争一番,我在服饰、道具的设计上花了不少心思。首先是道具的设计选择一顶富有地方特色的渔民帽,但帽子上了舞台显得较小气,我便找人织了一顶体积大一倍,没帽檐,底、面不同颜色的“新型”渔民帽,观众看了很感兴趣。服装设计以白色和绿色为基本颜色,款式在川岛渔家服装的基础上进行去掉领口,上身修腰露脐,裤腿加宽开叉等改造,另加上一些暖色装饰珠花,使整套服装既有传统美感,又有现代色彩,给人清新悦目的感觉。
单项舞蹈编出来之后,接着到了导的阶段,也就是与演员一起进行二度创作、出成果的最后阶段,舞蹈编导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导演技巧在这个阶段应该得到充分的展现。有编导感叹:导单项舞蹈看似简单,实际不简单。事实如此,导单项舞的过程,是导演全面提高演员艺术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复杂而细腻,关乎创编成败的过程。对于单项舞蹈演员来讲,艺术素质固然重要,但心理素质也不容忽视。有时编导会戏称某演员为:台下一条“龙”,台上一条“虫”。这是演员心理素质不过硬,影响表演效果的表现。因此,编导在精益求精指导演员掌握舞蹈艺术技巧的同时,主动对演员进行心理辅导是十分必要的。要想调节好演员的心理状态,使其保持兴致盎然、奋发向上的良好面貌,编导需努力做到三“多”。一是多引导。单项舞蹈演员虽有一定的艺术资质,但多是抱着兴趣来参加排演的,对艺术的追求一般未有长远的目标,因遇困难半途而废者也屡见不鲜,所以编导在排练过程中除了用自身的艺术魅力来感染、吸引演员外,还要经常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给演员灌输舞蹈艺术创作理念和学艺价值观,使其进一步坚定对舞蹈艺术执着追求的信念,引导演员自觉对单项舞蹈表演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索。二是多鼓励。无可否认,单项舞蹈表演是一种很具挑战性的表演,演员在排演过程中往往感到压力很大,甚至有疲惫不堪的情况出现,那么,此时编导对演员的鼓励激励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实践证明,导演在排练场上多用鼓励性语言或表情,对舒缓演员的紧张情绪,调节排演现场气氛是起到的良好作用。去年在省一个编导培训班上,一着名编导曾指出:对演员吝啬赞美的编导不是一个好编导。事实如此,试问哪个演员不喜欢导演的赞美和鼓励呢 ? 一个多批评少表扬的导演,是不受演员欢迎的。明智的编导总会在演员困倦的时候,适时“奉”上几句鼓舞人心的话语,演员定会昂扬斗志,重新投入到舞蹈中去。三是多沟通。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是否融洽,是影响排练进程和节目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编导在排练场上或日常生活中都应和演员搞好关系,适时放人下“导演”架子,多和演员进行交流沟通,促进互相之间的谅解。
当导演和演员既是师生又是朋友时,排练场上的氛围总是温馨快乐的,演员也一定会更刻苦更充分地挖掘其潜能,和编导携手共进,夺取创编单项舞蹈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