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了舞蹈艺术在与音乐,戏剧,电影等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但是往往忽略了文学与舞蹈之间的关系与价值,尤其是民间文学。
在我第一次上舞蹈赏析课时,老师就曾讲到舞蹈编导就是要从生活中寻求创作的种子,在生活中感悟真挚,感悟灵魂深处透露的本质。在现实的创作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几乎要落入俗套的东西,人们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弃了身边最淳朴的东西,包括非物质的民间文化。
民间文学是生活在最底层人民对生活的感悟与发自内心的独特表达方式,包括相声,神话等等…,这在大众口头文学课上已经知道。而我今天要说的不是舞蹈编导是什么?民间文学又是什么?而是它们之间的关系与发展。
民间文学在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中成长,从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手中变的丰富多彩活灵活现。舞蹈是展现文学内涵的最佳方式,同时文学是舞蹈最原朴的素材。然而现实的艺术创作忽略了这种关系,它们之间总是各自为阵。
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就是在各种文学艺术的现有阶层上展示其心灵深处的狂野,舞蹈艺术与民间文学的融合与发展就是要在这个基础上诞生。
大家都应该知道,在艺术创作中最怕的就是表现形式与表现内容的枯萎,如何更好的解决这种问题,就是我们这些艺术工作者要面对的问题。民间文学是艺术大宝库,它包含着最本质的东西,是真正反映现实,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如果舞蹈在基于它的基础上提炼加工处理它中间的人物形象与情感。那这种交融是一种创新。
其实很多东西都是靠我们去发现的,很多人觉得神话传说这些口头流传下来的文学只是一种飘渺的东西,是最下层人们最庸俗的艺术,不稀罕去表达和反应他们。难道艺术创作必须反映上层建筑,必须追求所谓的浮夸秀美?那么我想这样的话,艺术就脱离了本质,脱离了生活,脱离这些活生生,动人的文字。那么这是我们的最大的财富遗失。
文学是艺术中的最直白的表达,口头文学是民间遗留给我们的财富,我们应该在历史的发展中提取其中有价值的物质进行创作,进行一度辩证,二度改造,三度继承发展。相辅相成才是融合的本质。
纵观他们二者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透在他们之间。陶景杜老师在《书写舞蹈》中提到,中国文联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主席谭谈先生在《湖湘舞苑撷英——湖南舞蹈五十年》画册的前言中指出:“舞蹈是文学大军中的重要一旅”,陶老师对此分析认为:站在舞蹈艺术的立场,谭谈先生的这种“艺术归类”,似乎有悖于我们对舞蹈艺术独立性的强调,但我们完全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第一,当文学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总体工具时,舞蹈在文学中所占有的位置及其相对独立的品格。第二,当文学思维与舞蹈思维相互撞击、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一种“文学思维”与“舞蹈思维”共存的基本思维状态。第三,从生活——舞蹈的整个创作过程,舞蹈编导离不开意识的决定,而舞蹈意识的形成与流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以文学思维为工具、为路径的对一切生活感知的作用。因此,从这种意义而言,把舞蹈看作是“文学大军中的一旅”并不为过。
民间文学是时刻跟着时代的脚步前行,不是大家所想的一直停留在历史的车轮底下。它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丰富自己。在舞蹈与之的互相借鉴中,不会被历史掩埋,而会更好散发出灿烂的光芒。
在下文笔有限,所以在分析中有失偏颇,但是在这个关系中,我始终坚持走统一而辩证的路线,舞蹈艺术也好民间文学也罢,两者之间的交融与发展必须建立在符合两者的艺术发展路径上,不是什么东西都能“拿来主义”,要学会分析什么是鱼翅什么萝卜咸菜。当然借鉴与学习是艺术之间互通的。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更注重各方面的学习来武装自己,深入民间深入生活,摸索属于我们的艺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