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探索不忘亲近观众加持续发展需开拓视野 两条扫平中国舞剧寻求突破的难点
艺术探索不忘亲近观众
“目前我国舞剧存在一种两级分化的状态。”艺术评论家肖苏华这样总结道。一个极端是把舞剧作为城市品牌宣传的文艺“形象工程”,在人力、物力以及艺术积淀都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草草上马,创作周期“短平快”,使真正的艺术原则难以贯穿始终,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质量不高;另一种则是过于追求舞蹈的哲学探索和自我表达,而忽视了受众的接受能力,把舞剧做得晦涩难懂。无论是前者的粗制滥造,还是后者的曲高和寡,都难以征服观众的心灵。
一面是追求艺术,一面是亲近观众,如何实现两者的平衡,是当前舞剧创作探索的重要命题。着名编导陈维亚认为,艺术和市场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舞剧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如何让观众理解并喜欢我们的作品,关键看我们创作者的心态,不能一上来就端起架子。他举了自己在大剧院创作的舞剧《马可·波罗》为例。“舞蹈本身就是一个容易和观众产生间隔的艺术,主角又是个大家都不太了解的外国人,这个题材要让市场接受有一定难度,所以创作上一定要做到平易近人。在演出前后,大剧院举办了多次与普通观众见面的活动,给我们提出修改意见。我们的创作不只关注舞蹈技法的运用,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现内容的选取。我们将马可·波罗塑造成一个对中原世界充满好奇和喜爱的人。第二场我们设置了主人公到江南后吃面条,看到篆刻、活字印刷、中医、针灸的情节,把这些充满中国特色的元素融入舞蹈当中,充满趣味性,一下子就拉近了和观众的心理距离。在展示中华文明的辉煌多姿之外,还借由一段中国公主为了‘大爱和亲’而舍弃了与马可·波罗之间挚爱深情的感人故事,塑造出主人公为维护和平而牺牲奉献的可敬形象,传达出深沉厚重的思想内涵。”
“如何让作品舞蹈优美动人,情节通俗易懂,人物生动形象,看完之后又让人回味出一种浓浓的哲学韵味,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陈维亚总结道。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思想指导下,《马可·波罗》获得了各界好评。9月21日至24日在国家大剧院第二轮演出开演前几个月,首场已经被包下,演出当日售票也是一片红火。
持续发展还需开拓视野
虽然一些艺术院校和院团多年来一直坚持舞台创作和实践,但是受制于演出场地、营销手段以及交流群体偏窄等因素,实际效果和社会影响往往十分有限,常常出现“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局面。2016年国家大剧院“春华秋实——艺术院校舞台艺术展演周”中演出的舞剧《情殇》正是这样一部作品。13年前就职于北京舞蹈学院的邓一江根据话剧《雷雨》改编出教学作品《情殇》,当年在北京、沈阳、香港等地演出都获得了巨大成功,还获得了国内多个舞蹈金奖,但之后便在舞台上销声匿迹了。“专业艺术院校的舞台实践活动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但是展示机会却非常有限,往往落得压箱底的命运。”说起这个作品,如今的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邓一江无限感慨:“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做到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随着艺术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舞剧的艺术创作和市场运作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舞剧不能只满足于在国内的演出和交流,作为“舶来品”,国际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陈维亚建议,国内一些有实力的创作团体和艺术机构,应该把如何走出去将优秀作品展示于国际观众面前,当作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比如要积极和世界知名的演出商和艺术剧院建立联系,每当有重要的演出时,尽可能地邀请他们的负责人来观看,身临现场感受震撼,进行体验式营销。比如要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艺术团体多交流,邀请国外知名艺术家担任编导、艺术顾问或者舞蹈演员,在合作过程中开拓创作视野,学习先进创作理念。
“与当代世界舞剧比起来,我国舞剧创作的观念还相对滞后。”肖苏华指出,舞剧是以讲故事为主还是以独特的自我表达为主,这种“自我”是“大我”还是“小我”;编导是把创作重点放在交代情节上,还是放在人物情感及其性格塑造上;是用西方古典芭蕾的艺术语言,还是融入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审美等,这些都属于舞剧创作的观念问题,也是促进舞剧发展的一些核心问题。肖苏华打了这样一个比方,舞剧的观念变化就像电脑经过286、386、486、586到奔腾Ⅰ、奔腾Ⅱ,再到迅驰,以及单核到四核的发展更新过程。当然,这种改变是在传统基础上的突破和创新,而不是“另起炉灶”,更不是“从头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