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审美观念形成的外部条件
中国舞蹈从历史发展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舞蹈主要由祭祀舞蹈、宫廷宴乐、民间俗乐舞、戏曲舞蹈。祭祀舞蹈由于刻板、僵化逐渐消失。明代的着名乐律学家朱载育曾认为古乐是向内收敛的,俗乐是向外开放的,人们喜欢“放肆”而厌恶“收敛”。“是以听古乐惟恐卧,听素乐不知倦,俗乐兴古乐忘与秦火不相干也”,正说明了古乐消亡的原因,也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民间乐舞的兴盛。虽然我国很早就有了自己的舞谱,可是仅有少数统治阶级或宫人、伶人得以掌握,江山一倒,几乎无人可以看懂,也失去了传播的功效。而民间乐舞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靠口传心授最终流传,使中国原有的审美趋向才流传下来。
2.表演形式对舞蹈审美观念形成的影响
中国从最早的《九歌》开始便舞于旷野,“投足以歌八厥”。到了西周舞蹈地位的提到,舞蹈场所仍然是广场(大殿前的空地),到以后祭祀舞蹈一直都是在专门祭祀的广场上舞。出现了女乐、宴乐之后,舞蹈表演从室外转到了室内,表演场所从广场转到了厅堂,观众多坐于厅堂四面,而舞者多舞于厅堂中央位置。如《论语·八佾》:“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还有唐代的《坐部伎》《立部伎》即是舞者在厅堂与广场上表演。即便是独舞像赵飞燕、杨玉环等皇帝专门为其修建了舞蹈场所,也是一个亭。
那么中国自古就缺少像西方一样的舞台概念,宫廷舞蹈的表演场地多是一个众人在四周的观看形式。民间乐舞的表演更是场所不定像“踏歌”之类的民间节庆联欢舞蹈更是随时随地。到了宋代民间艺人虽然有了固定的场所“瓦子”、“游棚”也是众人围而观之。直到元、明、清杂剧戏曲的出现逐渐有了表演的“戏台”。中国的“戏台”不同于西方的舞台,是一个平面。由左、右上下场,而是一个向前突出的矩形,上下场是由舞台最后墙的两扇向正前方开的门“出将”、“入相”进出。在这样的表演场合下,舞蹈表演不但要满足正面观众的需要,还要满足剩余观众的舞蹈审美要求,那舞蹈造型、动作走向无时都要让180度或360度的观众看上去都是美的。在这一点上与西方的芭蕾舞只是要满足正面的观众审美需要不同,这样舞蹈主要在一个平面展示。这要求了西方舞蹈者的“开、绷、直、立”而中国的舞者就舞姿上像“圆”一样,从各个角度都是完美的,在造型、舞姿、运动线上也都以“圆”为主要的美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