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俄罗斯的《天鹅湖》,人们眼前马上会浮现出那白裙轻摆、优雅舒缓的天鹅舞画面。天鹅舞生动地模仿了天鹅游弋嬉戏的动作,更传达了天鹅高贵纯洁的气质,成为世界舞蹈中的经典。其实,在世界各民族的舞蹈中,像《天鹅湖》这样由模仿动物而产生的舞蹈,并不鲜见。
在中国,生龙活虎、气势威猛的狮子舞、龙舞,是汉族老百姓所熟悉的,它们总是给节日增添无比的喜气。而少数民族由于与大自然更为亲近的关系,模仿动物的舞蹈更多,有的舞蹈世代相传,成为经典,甚至成为识别一个民族的标志,比如孔雀舞之于傣族,鹰舞之于塔吉克族。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我们不难找到这样的舞蹈。
孔雀舞(傣族) 孔雀是傣族人心目中的“圣鸟”,是美丽、智慧和吉祥的象征。早在1000多年前,傣族民间就流传着很多孔雀舞的传说。孔雀舞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孔雀漫步森林、饮泉戏水、开屏亮翅等种种姿态,女子跳来优雅,男子跳来健美。孔雀舞经白族舞蹈家杨丽萍的演绎,更显轻盈曼妙,具有动人心魄的美感。
鹰舞(塔吉克族) 雄鹰是帕米尔高原上的精灵,也是生活在那里的塔吉克人心目中的英雄。塔吉克人熟知鹰的习性,他们在舞蹈中模仿雄鹰振翅高飞、搏击长空之姿,动作刚健洒脱。无论是在田埂地头还是庭院室内,只要手鼓或鹰笛响起,塔吉克人的血液就沸腾起来,男男女女都会情不自禁地跳起鹰舞。
鹤舞(朝鲜族) 每年4月,生活在我国东北平原上的丹顶鹤在发情之时,雌雄双鹤对舞,引颈振翅,堪称一景。居住在东北的朝鲜族自古就有飞鸟崇拜的传统,尤其喜爱仙鹤。鹤舞表演时,舞者穿羽衣,手指上绑着用竹筒削制的长长的“鹤喙”,模拟仙鹤搭颈、啄鱼和展翅的动作,姿态轻灵优美、素雅高贵。
锦鸡舞(苗族) 锦鸡是苗家人的吉祥物,锦鸡羽毛斑斓的颜色代表了苗家人对五彩缤纷的生活的向往。苗家姑娘仿照锦鸡的羽毛,绣成各色图案的衣裙穿在身上。在贵州省丹寨县,每当逢年过节,姑娘们就头戴锦鸡形状的银饰,身穿锦鸡服饰,随着芦笙曲,学着锦鸡求偶的步态,跳起有趣的锦鸡舞。
於菟舞(土族) 於菟(wūtú)是古词,意为老虎。於菟舞源于古人对虎的崇拜。在青海省同仁县的土族村庄,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日,都要举行跳於菟的活动,以驱疫逐邪、祈求平安。舞者在赤裸的上身绘上虎豹斑纹,做虎跃之姿,挨家挨户跳舞。於菟舞古拙粗犷,有一种原始的美感。
猴鼓舞(瑶族、毛南族、苗族) 猴鼓舞的起源,在不同的民族中有不同的传说,但都是说猴子曾经搭救了族人,因而人们用舞蹈来表达对猴的感激和纪念,具有祭祀的意义。猴鼓舞,顾名思义,一边有人打鼓,一边有人跳舞。舞者模拟猴子腾跃翻滚等诸般动作,舞蹈随着节奏明快的击鼓声展现出敏捷诙谐的特点。
除了以上这些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舞蹈,蒙古族那表现纵马飞驰的骏马舞、藏族欢快有趣的牦牛舞等,也都是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体现了少数民族对他们身边的动物的爱护与深刻洞察,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这些因动物而产生的灵感,通过一代代艺人的提炼加工,最终上升为成熟的舞蹈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