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审美观念形成的内部条件
由周、汉、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舞蹈中祭祀舞蹈是中国舞蹈的系统化与制度化的基础。而民间乐舞是中国舞蹈发展的土壤,无论是祭祀舞蹈还是宫廷宴乐都受到了民间乐舞和民族乐舞的影响。
首先是雅乐与民族乐舞的融合。从西周到汉、唐、直到宋代中国舞蹈主要是由雅乐与俗乐舞(或称民间乐舞)组成,并且许多雅乐都是由民间乐舞转化而来的,比如汉代的《大风歌》、唐代《九部乐》、《十部乐》中的《清商乐》。到了汉代“女乐”有许多是被士大夫、官僚所圈养,表演民间乐舞。唐代民间乐舞更为盛行在前文提到过的《踏歌》等,在此不一一敖述。
其次是民族间的交融使中国乐舞的发展变的更加的多元化。汉代张骞通西域后,西域乐舞大量传入,百戏中的许多内容像“幻术”都是由西域传入的。在汉灵帝时期“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喉,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竟为之”⑤,这种风气的形成,不仅是由于皇帝本人的好尚,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当时西域与中原交往频繁,人们对西北、西南独具风格的乐舞文化及生活用具都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所致。到了唐代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更加繁盛,例如《泼寒胡戏》、《胡旋舞》、《九部乐》、《十部乐》、其中除了《宴乐》、《清商乐》都是少数民族乐舞,还有“健舞”、“软舞”类的《柘枝》。民族乐舞交融使中国乐舞的发展具有更鲜活的生命力。
在乐舞文化的流传上,在宋代以前,音乐舞蹈一直在统治阶级与民间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西周以舞育人。汉代专门设立“乐府”收集民间乐舞,“百戏”等表演艺术形式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贵族间也极为盛行。尤其是对民间俗乐舞的从理论到实践所采取的开明态度。已如上述,无论是雅乐、宴乐及其他表演性,欣赏性乐舞都大量吸收了民间乐舞,或在民间乐舞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创新。理论方面并不是一味谴责民间乐舞,而是给予他一定的地位,承认民间乐舞在生活中起到了雅乐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并且强调舞蹈要表现一定的内容和内心的感情。唐代更是自舞成风,唐玄宗李隆基设“梨园”以至于后世戏曲将李隆基奉为祖师爷,并自称“梨园弟子”。我们从出土的舞俑,器皿的图案彩绘上都可以看到宋代以前的舞姿都开放、外张的。
我们观察宋代以后的舞蹈我们可以发现,宋代以后宫廷舞蹈祭祀乐舞与宴乐在于民间舞的融合。由于程朱理学在这三个时代的渗透“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成为主流使得娱人娱己的舞蹈等艺术得不到上层建筑的支持,而日益民间化。尤其是在清代康熙、雍正两朝不但在思想上进行“文字狱”,而且执政期间提倡勤俭执政,宫廷舞蹈成了骄淫奢靡的代表,失去了在国家上层的发展空间,戏曲植根于民间这丰富的土壤上,因此戏曲在此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从中国舞蹈的思想的影响看中国舞蹈审美观念的形成
在中国思想的发展上有很多思想影响着中国舞蹈的发展,从西周的礼乐思想到儒学、道学、程朱理学对中国舞蹈审美都有不同程度都影响,但在审美的发展方面起主导因素的主要是道家的美学思想。
在美学理论上由于道家的思想主要是讲“天人合一”、“养生之道”,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道家的着作中,多流露着浪漫主义色彩。符合大众的社会生活需要,连医药、美术等无不以道家的思想为自己的立论之本。由于儒家的思想都是“致知,格物,修身,齐家制国,平天下”与平民百姓无关。所以道家的美学思想成了当时戏曲的主流美学思想。到了今天我们最初由唐满城老师等许多专家整理的中国古典舞便是来源于戏曲的舞蹈元素。那在审美上自然仍以“拧、倾、圆、曲”为主要特点,但是由于戏曲舞蹈在元、明、清这样一个思想禁锢的时代中产生,自然在舞蹈的审美上也过于压抑与内敛,戏曲舞蹈并不能代表了中国古典舞的全部,尤其汉、唐两代舞蹈艺术奔放、外化是中国舞蹈艺术发展史上独具魅力的时代。在周、汉、唐、宋的舞蹈虽然不同于元、明、清,但是从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到至少在舞姿上也是以“圆”为主要的审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