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文化最先发祥于黄河中游的黄土地,通常是以农为本的民族在先民们对万物变迁,如:一切关于天气的自然现象,没有科学认识时,便以其为丰富的想象,创造了“龙”的形象。寄予它来呼风唤雨、驱灾除病的神功。因此人们每年都要祈求丰收、用歌舞来答谢神灵的庇佑。龙舞与秧歌就是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因此,汉族民间舞蹈中,多是选用秧歌为动作元素来创作。
汉族民间舞蹈善于用“缘物寄情”的艺术手法,所缘之物有传说中的神兽、神物;带有宗教色彩的法器;也有现实生活中人们热爱的土地江河等等。形式上是喜欢用道具:雨伞、手绢、折扇、中国节、绸子之类的物品等。都是民族精神、民族情趣和民族信仰的一种自然流露。我们汉族的民间舞蹈有很多种类型,如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胶州秧歌……等等。虽同样都是汉族的舞蹈却又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以及性情。不同的秧歌有不同的要求、动律和特点,其实一一逐个掌握起来并不难,只要分清楚什么秧歌是什么风格以及它的由来和种类便可一一掌握。
在受专业的舞蹈教育时最容易接受和喜爱的可谓是我们汉族的舞蹈,记得刚学习舞蹈接触的第一个汉族舞蹈就是东北秧歌,它可爱、滑稽、幽默的风格深深的吸引了我。
(一)东北秧歌
东北秧歌是东北三省地区最为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有悠久的历史,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时所唱的颂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今天的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场面热闹并深得人心,是汉族民间舞蹈代表形式之一。就因为它的热烈、火爆、逗趣、诙谐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在民间,每逢佳节或者是红白喜事,秧歌队就会有各种表演,十分热闹。东北秧歌至今已经有300多年历史了,是以辽南地区盛行的高跷秧歌为基础,广泛吸收东北地区的秧歌、二人转以及其他民间歌舞小戏作为舞蹈素材。但不论怎样,都保持它原有的风格动律。
要说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不外乎“以情带动、以动传情”了,它还通过走相、稳相、鼓相以及各种手巾花的表演来体现它的艺术风格与特点他们的有机结合形成上身略前倾、膝部稍弯曲、脚型略勾、脚腕控制膝部哏住劲的风格特征。下面来一一介绍:
1.走相:起着动作的贯穿与连接作用,一般用于鼓相的准备或乐句结束,具有启承转合的作用。
2.稳相:其特点是静而不止,在静中发展着变化,这是一种由强烈的外在动作瞬间转化为内心节奏的训练,通过稳相的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反映能力和善于掌握动作分寸,体现放与收、动与静、强与弱的鲜明对比的能力。
3.鼓相:一般用于情绪到达高潮或者是一段舞蹈结束时的亮相动作。鼓相又是将风格、节奏、表演融为一体的综合训练。
4.手巾花:耍法灵活,变化丰富多彩。包括:里挽花、单臂花、双臂花、蝴蝶花、交臂花、蚌壳花、上捅花、搭肩花等。运用不同的节奏和花样的手巾变化,可以体现人物所要表现的性格并且表达出内心的情感。
另外就是东北秧歌的音乐特点:因其多样的节奏变化和丰富传送多样的感情,从而是东北秧歌感情丰富、性格多样。
火爆外加泼辣的风格,又有稳静、幽默的特点。动作既哏又俏、既稳又浪(欢快俊俏之意),而且稳中有浪、浪中有俏、俏中有哏、刚柔结合,不能扭扭捏捏缠绵无力。出脚快、落脚稳,膝盖带哏劲,有张又有弛,有动又有静。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
(二)安徽花鼓灯
安徽花鼓灯是农耕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在长江黄河之间,即南北两地文化的结合出形成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主要流传在安徽的怀远、凤台、颖上、淮南、凤阳等县农村。其产生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两岸的怀远、凤台、淮南等地的花鼓灯,是中国汉族舞蹈代表性的舞种之一。花鼓灯是淮河两岸劳动人民在继承汉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整理、创作和发展起来的民间歌舞形式,当地群众称这种表演为“玩灯”。
刚劲而温情的淮河两岸人民的性格:淮河靠南方,但他又在长江以北,因此人们的风俗习惯、爱好和心理状态上,既有北方的刚劲古朴,又有南方的灵巧秀丽,所以形成了淮北人特有的性格和审美习惯及舞蹈品格。
粗犷、含蓄、传情达意:花鼓灯是男女对舞的舞蹈形式男性舞蹈民间上统称“鼓架子”大鼓架子动作幅度大,由北方人的性格;小鼓架子,利索、诙谐,有南方人的感觉。女性的舞蹈花样比较丰富,大兰花、小兰花等等。小兰花婀娜多姿、小巧玲珑;大兰花端庄优美、风流潇洒。
安徽花鼓灯的风格特征:
1.首先要狠抓“倾”、“拧”两个字,无论是流动中的动态,还是静止中的体态,都必须体现这两个字。
2.其次要掌握动作的“突然发力”即“突射”。在动作中,首先是紧收,即站立时的身心感受,而后是“积蓄”力量,最后才是突射动态,周而复始。
3.在次是掌握脚下的快捷流动,并能在极其快捷的流动中突然使动作停止,也就是前人常说的“溜的起来,刹的住”不断线。安徽花鼓灯中“溜起意先行,刹住不间断”的动态元素观念,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欲仰先抑、欲左先右。“意先行”体现在动作上,就是体态外倾。“不断线” 体现在动作上,就是动态的延伸。
4.最后是要强调动本体所产生的不同的情绪、情感,并能准确把握。因为在花鼓灯舞蹈中,“顽”“逗”是极其重要的情绪、情感特征。
5.还要非常注意上下身的配合协调。梗着走,是在步伐的行进中膝部不松,控制住脚底板整体着地。以重心略偏后走起来不飘为要点,配合“上身风摆柳”和臂的贴身画圆摆动。此时上下身的协调,形成花鼓灯体态与动作的典型配合。
、
以上五点是安慰花鼓灯的风格特征,也是它的审美追求。只有把理性的总结贯穿在动态的训练之中,较全面地掌握它的动态风格,才能真正的掌握好安慰花鼓灯的感觉。
(三)东北秧歌和安徽花鼓灯的比较
汉族人口分布全国之首,舞蹈的种类也及其繁多,二者皆是汉族的民间舞蹈,但是他们不论从地域上、或者是风格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的风格特点以及性情,不同的秧歌有不同的要求、动律和特点。
1.从体态上来说:
东北秧歌是正脚位,始终保持前倾,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落地快而扎实,使膝部规律性的顿性和手绢花翻转时的爽利结合起来,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殊的体态律动,即人们称之的“哏劲”,这种“哏劲”与本地人民刚强不屈的性格相吻合。东北秧歌的体态特征与原来秧歌表演中踩高跷的动作技术有一定的关联。
安徽花鼓灯则是比较凸显“三道弯”,多具拧倾的特点。兰花以拧、倾中的三道弯为特色;鼓架子在架式中的拧、倾是整体的暂时的偏离重心或略前倾,不成“三道弯”,有别于兰花。
2.从风格特征上来说: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不外乎“以情带动、以动传情”,它还通过走相、稳相、鼓相以及各种手巾花的表演来体现它的艺术风格与特点。它们的有机结合形成上身略前倾、膝部稍弯曲、脚型略勾、脚腕控制膝部哏住劲的风格特征。
安徽花鼓灯“顽”“逗”才是极其重要的。安徽花鼓灯中“溜起意先行,刹住不间断”的动态元素观念,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欲仰先抑、欲左先右。“意先行”体现在动作上,就是体态外倾。“不断线” 体现在动作上,就是动态的延伸。流动之中要准确地做出“拧”与“倾”的体态。安徽花鼓灯具有民间流派众多的特征,在综合过后总结“溜的起,刹的住”为重点。
3.从两个民族不同的性情来说:
东北秧歌火爆而又泼辣的性情,又有稳静、幽默的特点。稳中有浪、浪中有俏、俏中有哏、绝对不会扭扭捏捏缠绵无力。出脚快、落脚稳,膝盖带哏劲,有张又有弛,有动又有静。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场面热闹并深得人心,就因为人们的性情热烈、火爆、逗趣、诙谐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
安徽花鼓灯刚劲而温情的淮河两岸人民的性格,淮河靠南方,但他又在长江以北,因此人们的风俗习惯、爱好和心理状态上,既有北方的刚劲古朴,又有南方的灵巧秀丽,所以形成了淮北人特有的性格和审美习惯及舞蹈品格。粗犷、含蓄、传情达意:花鼓灯是男女对舞的舞蹈形式,男性舞蹈民间上统称“鼓架子”大鼓架子动作幅度大,有北方人的性格;小鼓架子,利索、诙谐,有南方人的感觉。
4.从服饰上来说:
东北秧歌穿的是厚棉衣外面罩着红绸子衣服扎个绿色腰带、头上顶个价值十几块钱的凤冠霞帔。两手拿手绢舞出不同又美丽的花型。
安徽花鼓灯的服装很有特色是:男演员的表演服装称为“鼓架子服”,上衣是金黄色点缀红色,然后配绿裤子,而且男演员的动作粗狂有力。女演员的服饰称为“兰花服”,以蓝绿色调为主,并用手帕、扇子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