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舞蹈创作中的本土文化元素的方法
“发展,创新”才是硬道理
目前舞蹈创作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最大题就是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何做到在吸取外来文化精髓的同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本土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融入到舞蹈创作中,发挥本土文化元素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从而使本民族本地区的优秀文化也能够得到传承。很多舞蹈家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也取得相应的成效。
对本土文化的继承我认为首先要扎根以本土文化沃土里,要走进民间,学习民间文化,了解民俗民情,用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民间的风土风情,寻找舞蹈素材,有了好的素材后再反复进行深入的挖掘、推敲,练就好的作品。当然,光无味的继承,不发展、创新,只可能是“原地踏步”,我们现在要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将其发展的问题。比如广东省第二届艺术节舞蹈比赛中,河源代表队的一个作品让我记忆非常深刻,他的比赛作品是《客家酿娘》,米酒本身就是河源的土特产,客家女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个纯朴、保守的传统形象。该作品描绘了一群客家女酿酒的场景,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动的客家文化。编者在音乐和动作上汇入一些现代元素,将原本羞涩、传统的客家女变得泼辣、生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客家女形象。我觉得这就在继承传统文化中求发展。第六届荷花奖比赛中舞蹈作品《水姑娘》,编者就将传统的苗族舞摇摆的动作夸张化,摇摆的幅度变得更大,其表演效果就完全不一样,给人以全新的动感,这就是在保留传统中求创新。由此可见,继承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其最终目的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求发展。
加强舞蹈创作与本土文化的结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学习和继承我国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尤其是舞蹈文化遗产。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造就了我国各民族的古典和民族的舞蹈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各民族的舞蹈都反映着该民族的文化传统,通过对这些民族舞蹈的学习与研究,可以吸取其中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加以继承和发展,从而创作出更具有本土特色并能够反映民族精神的舞蹈。
第二,加强学校的舞蹈教育。学校的舞蹈教育教学是加强舞蹈创作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主要途径,是开展舞蹈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最好阵地。建国后,舞蹈前辈们通过考察、整理,挖掘了许多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演员,为我们的舞蹈事业作出不少的贡献。作为地方院校也应发展发挥着自己的地方优势为本土舞蹈的传播做些实事。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采风、田野调查工作,深入了解当地民情民风,文化历史背景,通过深入的观察和访谈来记录、收集第一手资料。还可以请当地的一些比较有名望的老艺人入课堂,让学生可以更直接地从这些老艺人身上学到一些优秀的创作品质和创作理念。整理出本土文化的资料,制录光碟,编写相应的教材。比如2008年10月东莞理工学院师范学院就组织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到客家之都——梅州去进行采风与调查活动。在这次采风活动中,通过对当地民歌及民间舞蹈的动作、队形、服饰、音乐的收集,采访当地的民间艺人,了解当地舞蹈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关系以及对采风的信息处理等等,不仅增加了音乐舞蹈专业的学生对相关民间音乐及舞蹈等相关文化背景的消化理解和舞蹈动作风格的掌握,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他们对当地传统舞蹈文化的继续探索研究的热情和传承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舞蹈作品汇入本土文化,不仅对于我们继承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增强我们的民族精神,提高艺术鉴赏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继承只是前提和基础,发展和创新才是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