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统治阶级对声色歌舞的沉醉,还表现在外交场合和政治斗争中,歌舞艺人被当作工具使用,以达到政治目的。比如,接待宾客表演乐舞,赠送舞人乐器;战争中以赠送舞人乐工求和;在政治场合,以乐舞表达政治愿望和政治态度;以不合礼的乐舞表示政治挑衅和政治进攻;乐舞馈赠上奉下赏;以歌舞讽喻时政等等。当时齐国因怕鲁国强盛,挑选数十名歌舞美女献给鲁国,使鲁国君臣沉醉女乐,荒废政务。秦穆公因怕西戎强盛起来,献给戎王从未见过的中原女乐歌舞,致使戎王沉迷女乐而不理国事,最终被秦国活捉。
这一时期,乐舞文化交流很活跃。西周《六代舞》就是一次各族乐舞大融合。周王室的乐舞机构中,有专人掌管兄弟民族歌舞,比如,“旄人”(乐官)掌管散乐、夷乐。“■■师”掌管东夷“■乐”,“鞮■氏”负责“四夷”歌舞。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间的兼并战争频繁,使得这一时期乐舞文化得到交流融合。
在河南、湖北、四川、云南、浙江等地,出土了有关这一时期的舞蹈文物。比如,河南洛阳出土的舞人装饰的玉佩,河南信阳出土的绘有长袖舞人的漆器,湖南长沙出土的漆器上的舞蹈训练图,四川成都出土的女子采桑乐舞纹饰铜壶和宴乐渔猎攻战铜壶,浙江绍兴出土的铜乐人等等。这些舞蹈文物从侧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舞蹈发展状况和乐舞风格特征。
春秋战国以来,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和不同集团派别的思想学说,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和斗争。各学派在不同的宇宙观和社会观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点,形成了历史上“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古代乐舞思想理论也在“百家争鸣”中,得到重大发展。其中,儒家、墨家为代表,提出了迥然不同的两种乐舞观点。
儒家学说代表人物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痛心疾首。他主张恢复礼乐制度,维护巩固西周的社会秩序。认为乐舞可以陶冶性情,移风易俗,起到教化作用。乐舞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自然表露,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乐舞,可以调和阶级矛盾。主张乐舞用于教育和政治,赞成“雅颂正声”“先王之乐”,反对“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民间歌舞。将礼乐与政刑并列为治国手段。孔子创办私学将贵族阶级享受的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推向广大平民阶层。孔子本人由于有乐舞实践和乐舞理论两方面卓越功力和水平,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乐舞理论,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春秋战国时期,公孙尼子的《乐记》是儒家乐舞理论代表着作,也是我国最早、最完整、最有影响的乐舞理论着作。
与儒家学说相对立的,是墨子学派。墨子本人是木匠出身,其信徒多是劳动人民,其思想观点,主要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墨子的乐舞思想,并未对乐舞本身进行探索,而是从当时列强争战不休,劳动人民生活困苦,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社会现实出发,提出“非乐”思想,反对乐舞享乐。认为乐舞并不能对社会政治和现实生活起到积极有利的作用,只能加重劳动人民的负担,使统治者和国家,走向夏桀、商纣、周幽王的下场。墨子乐舞思想,从社会政治经济的角度为前提,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局限性。作为乐舞思想,它不具备相应的体系和全面的观点论述。墨子乐舞思想主要保留在《墨子》一书中。
在这同一时期,道家学派的思想观点,也引人注意。道家同墨子学派的乐舞思想共同之处,都在于对乐舞活动的否定态度。但是,道家对乐舞的否定,是从人性复归的角度来认识的。认为礼乐的产生,本身就意味着人类及社会的堕落纷乱。“五音”“五色”只能使人诱发情欲,迷失本性。提倡复归无欲素朴的人类本性和人类社会。道家的乐舞思想主要保留在《庄子》《老子》。
在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这一时期,儒、墨、道等各家乐舞理论思想成果,为这一阶段舞蹈历史发展,划上了句号。
人类社会在原始时期,有了与生存息息相关的原始舞蹈,它包括了当时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进入奴隶社会后,舞蹈走入两条道路的发展:个人享乐,声色追求,极尽其欲的女乐舞蹈发展与用伦理道德匡正感官声色追求的理性化雅乐舞的发展。同时,从原始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的巫舞,一直延续着,在殷商时期是其盛期。“百家争鸣”中所形成的乐舞思想理论,对后世舞蹈及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