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了人.使用愈来愈复杂化的工具.使人与一般动物有了根本的区别。”只是由于劳动.由于和日新月异的动作相适应,由于这样所引起的肌肉、韧带以及在更长时间内引起骨骼的特别发展遗传下来,而且由于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以愈来愈新的方式运用于心的愈来愈复杂的动作,人的手才达到这样的高度的完善,在这个基础上它才能仿佛凭着魔力似的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亘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在原始森林密密麻麻地覆盖着地球表面的时代,人类祖先以群居的方式狩猎捕鱼、刀耕火种,与大自然展开艰难的抗争.为了生存,手舞足蹈的方式就成了直接、最易于传承获取食物的形式,生产劳动为舞蹈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 。关于记录原始舞蹈的资料很多,以集体舞的形式出现的较为多见,表现生产劳动和与之相关的内容,包括表现狩猎生活、模拟生产活动、传授生产知识、祈祷劳动丰收更是丰富多彩。在人类从古至今的劳动过程中,都在使用着工具。“人的劳动、生产不是赤手空拳的,而是依靠着一个不断改进、日益庞大的工具系统的.因而工具的性质和意义必须给予充分说明与揭示。”以舞蹈形式传延着的劳动,工具的使用自然就成了主要传播的对象。云南许多地区的彝族都有“送祖灵”的民俗活动,他们认为人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在这种活动中,有毕摩(巫师)狂颠起舞,双手上下飞舞,就象采摘葫芦或野果,双脚蹦跳交替.就象追逐野兽.时而捡起木棍抛向远方.就象射杀动物:时而用木棍往地上敲,象是锄地,完全是一部从采集、狩猎到农耕的历史。
原始人表现狩猎生活的舞蹈场面,我们在一些洞窑壁画中可以看到。内蒙古阴山岩画中有多幅狩猎形象和传授围猎技艺的舞蹈场面。图中呈现了猎人是如何将手中的大石块抛击猎物,也有年长者传授如何用绳圈套捕猎物的技艺,如何射箭并快速的取回所射中的猎物。通过这些画面的层次、顺序及人物的动作节奏,使我们感到这些画面都精确仔细地描绘了如何在舞蹈中传授狩猎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协调整齐、集体操练狩猎的舞蹈场面。艺术史学家李昆声先生在《云南艺术史》中曾这样描述沧源崖画:“猎鹿舞”中”一位头插双翎毛、双脚分开的人.左手持棒杵、右手拿弯弓。正举行仪式,他右边和左边共有三只鹿正低头站立,服服帖贴地在那里等待被猎获。右上方有一人高兴地跳很热烈的舞.他双手上扬,耸身向上跳,同时双脚叉开,右方另一个双手上举,双脚下蹲。”5他说这幅图象表示的意义是人们准备外出猎鹿,马鹿果然有三只出现在猎场,一位猎人在庄严主持仪式,另外两位猎人为想象中的猎物的到来而跳舞欢呼。其实,我想这幅画面描绘的场景,刚好如此书前面描述的怒族在狩猎前举行的仪式相吻合。其中头插双翎毛的人应为部族中的兽神或巫师,三只鹿即为放入猎场供他们猎取的动物.而兽神正在用盾牌和棒杵示范着如何猎取马鹿,旁边两人都在模仿着猎兽的各种动作。在“猎牛舞“画面中的五位舞者.下面二人手持弓箭作出准备向右方射击的舞姿,中间一位手、头颜色已褪去,看不出动作.上面一位舞者.一手执盾牌,另一手执大棒.作出“打”的舞姿,最右边一位舞者手拿巨大牛角,一手执短棒,双手向上平举而舞。从以上舞蹈画面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人们在狩猎过程中.兵器的基本类型为弓箭,盾牌、木棍和石块等。这些物件在狩猎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种表现狩猎生活场景的舞蹈至今仍在很多少数民族中存活着,并以模拟使用棍棒的动作来表演猎人与鸟兽搏斗的场面。劳动操作过程和对象提供给舞蹈以动作和造型.从猎物那里又获得了舞具与装饰,人们以兽皮缝制衣服,羽毛、兽尾等便成了舞动中的道具。有专家认为,最早的鼓是兽皮蒙在为捣去植物种子外壳而凿制的石臼上做成的。在野兽的腿骨上钻孔制成了最早的笛子,在狩猎工具弓箭的启示下创制了最早的弹拨乐器,在打磨制造石器工具的同时发现了乐石——譬。因此,原始人类的舞蹈从动机、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可以发现与劳动生产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