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舞剧
编剧:陈果、陈湘茹、庞志阳
编导:李秋汉、林贵荫、吴国本
作曲:吕欣冬
主要演员:门文元、白淑妹、杨永昌、王凤梅、李茵、方志义、孙焕然
舞美设计:王伯平、苑广思、李光顺等
首演:1959年
团体: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
舞剧《蝶恋花》,是根据毛泽东主席的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创作的大型舞剧。作品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1927-1930年之间这段极为艰苦的斗争生活,歌颂了毛泽东的亲密战友杨开慧忠于党的路线,积极开展武装斗争,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的英雄事迹。舞剧塑造了“骄杨”、“忠魂”的光辉形象。
《蝶恋花》于1959年10月在北京首演,1977年又再次加工修改后演出,均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舞剧((蝶恋花》共分七场,简介如下: 序幕—杨开慧烈士陵园阳光灿烂,红梅盛开。毛泽东的战友、夫人杨开慧的光辉形象伴着《蝶恋花·答李淑一》的歌声,巍然屹立在万花丛中。
一场—风云突变:1927年夏,湘江边某乡农协门前。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头子陈独秀适应国民党反动派需要,派彭如秀前来农协收缴武器,反动军官郑健祥乘机对工农群众实行血腥镇压,杨开慧和石老爹率领农民自卫军与敌人展开斗争,并带部分骨干乘船去找毛泽东。
二场—东方欲晓:几天后的深夜,韶山冲。经过一段艰苦工作,党的组织恢复了。杨开慧遵照毛泽东派人从井冈山送来的指示,和暴动队长石老爹一起组织农民队伍,转入山区。敌人围捕未逞,郑健祥密派林三化装成群众,寻找杨开慧和暴动队踪迹。
三场—长缨在手:1927年秋,深山坳里暴动队营地。在环境十分艰苦的情况下,杨开慧一面和大家喝着野菜汤,一面用《国际歌》的歌声宣传群众、鼓舞斗志。她带领农军锻造武器,操练武艺,随时准备投人战斗。密探林三伪装送粮群众混人深山。杨开慧识破敌人诡计,决心将计就计,巧袭敌巢。
四场—风展红旗:深夜,县城国民党匪军团部门前。郑健祥在林三密告下带领匪兵进山围剿,留下彭如秀守城。杨开慧和石老爹带人由水路潜入,打开敌团部,巧取大批武器,武装了自己,并处决叛徒彭如秀,焚烧匪军团部牌子和国民党党旗后胜利归去。郑健祥进山围剿扑空,仓皇返回,狼狈不堪地倒在被烈火映红的桥头上。
五场—战地黄花:1930年秋,湘赣边界山区。农军接到奔赴井冈山、编人红军的指示。男女战士欢庆即将见到 亲人毛泽东。杨开慧为岸英的军帽绣上红星,并把雨伞交岸英带给毛泽东,自己继续留下发动群众,坚持地下斗争。突然,匪军包围山区。杨开慧带领小分队英勇阻击敌人,保证队伍胜利转移。在敌人层层包围中,杨开慧从容烧毁党的文件,和岸英一起被捕。
六场—万山红遍:一个月后,长沙国民党陆军监狱。 敌人对杨开慧用尽酷刑,一无所获。郑健祥妄图用拷打岸英威逼杨开慧又遭惨败。开慧母子在极度艰难中,仍怀念着井冈山,怀念着亲人毛泽东,和红军战士分享斗争的欢乐。杨开慧面对敌人屠刀,回忆在毛泽东指引下并肩战斗的情景,充满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激励狱友和岸英,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
七场—直上重霄:月宫里一片欢腾。嫦娥舒广袖,献舞慰忠魂。隆隆礼炮,阵阵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佳音传向天宇,群仙起舞,忠魂激动万分,顿时泪如倾盆之雨,泪雨变成花雨,洒向人间,洒向祖国的锦绣河山。
尾声—1976年10月,杨开慧烈士陵园。各族人民、陆海空三军战士和青少年簇拥着石老爹、柳嫂等革命前辈,庆伏虎、慰忠魂。人们举拳宣誓:永远高举毛泽东的伟大旗帜,继承先烈遗志,把毛泽东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舞剧《蝶恋花》,在创作中用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以感人的情节,动人的舞蹈,成功地塑造了杨开慧烈士的光辉形象。编导在全剧中紧紧把握住以“骄杨”、“忠魂”为核心,创造了富有浪漫情怀的崇高意境,概括了革命先烈的一生。如序幕中的“梅花仙子舞”,尾声中的“白茶花舞”,以及在月宫中的“嫦娥献舞”均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五场、六场中,通过舞蹈和场面,描述了杨开慧与毛泽东长子岸英之间深厚的亲情。1959年10月,毛泽东曾看过“嫦娥献舞”,高兴地说:舞得好。李淑一看完舞剧后称赞《蝶恋花》“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舞剧《蝶恋花》在1959年全军第二届文艺会演中获优秀作品奖;在1977年全军第四届文艺会演中获创作奖、演出奖;曾被选定为1959,1979年国庆献礼剧目和1977年建军50周年献礼剧目。197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影片,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85周年。
舞剧《蝶恋花》,曾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舟山、济南、青岛、徐州及东北各地演出,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人们称赞它是一部“歌颂革命,赞美英雄,教育后辈,告慰忠魂”的反映现实题材的优秀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