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黄河水长流》,1987年作为山西民歌舞蹈晚会,参加了在河北承德举行的华北音乐舞蹈节,受到广泛好评。后改名为《黄河儿女情》,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中国艺术节闭幕演出,后又在国庆38周年之际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名声大噪。有关专家认为这部作品“为80年代民间歌舞的振兴,创造性地走出了新的里程。它的强烈的民族的情魂,地方的色调,现代的风格,撼人的美感,演出了80年代的新水平”。这部作品精选了近30首山西民歌为基础材料,再以民歌为依托,编创了12段舞蹈,以“劳动”、“爱情”、“欢乐”三大部分相衔接,构成了这部大型歌舞的主体骨架。然后,编导们采用了戏剧性的连贯手法和现代歌舞的表现手段,再根据情节的需要,或以歌伴舞,或以舞伴歌,或歌舞结合,不拘一格地展现内容和人物。从序歌开始,滔滔黄河岸边的纤夫的造型,点出了这块黄土地的特定环境:杨柳青了,牧羊山歌响了,引出了背负苍天的庄稼汉子,劳动焕发了爱情,情人在桃红柳绿的林中追逐·一自然流畅、情趣盎然地表现出了黄河岸上的风土人情。
这部作品在舞蹈艺术表现方面的突出特色是:
一、极度变形和夸张的外部动作和极其纯真的内心情感的高度和谐统一。如《看秧歌》,舞蹈表现一群山西农村姑娘去看秧歌的一路感受与心态,从她们看秧歌的表情和姿态变化上,反映出秧歌表演那引人、吓人、羞人、笑人、令人惊奇、让人哭泣的艺术魅力。演员表演憨态可亲,当小妞们都埋头捂眼不好意思看那令少女羞涩的演出情景时,一位小姑娘却看楞了神,那内八字脚、扰胯、梗脖、缩肩、全身拧劲、两手外神的造型,绝妙地勾勒出此时此境中那山妞的心态。
二、运用极富个性的动作形态,刻画了极富个性的人物。如《送情郎》,两位演员就在舞台后区的一条狭长的通道上,在没有灯光直接照明,观众只能看见剪影的情况下,演员全凭肢体动态和关节律动,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那么缠绵、那么揪心的“不了情”。这种以怪异、幽默的喜剧性夸张手法来表现撕肝裂胆的离情和刻画命运辛酸的悲剧性人物的艺术处理方法,收到了十分强烈的观赏效果。
三、整个作品是由山西民歌连贯的,因此,它的12段舞蹈与音乐结合紧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然而,在一些舞段中又巧妙地揉合了现代舞、迪斯科、爵士舞甚至霹雳舞的动律,使整个作品具有某种变化,新颖而有现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