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作品最早的雏形是编导张云峰还作为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二年级学生的时期,在《动作解构》课上的一次作业,触发了创作灵感。因自己既是编者又是舞者,所以更比别人清楚作品的内涵寓意及舞眼所在。首先他身体力行能够不断地去试动作、尝试着动作不断发生变化的最大可能性,又把自身对动作的感悟融化在这个作品之中,真正地实现了编创者的主观愿望“随心所舞、舞观其心”的美好愿望。 从心底漂来一种对自由的渴望,于是就让它随风儿飘荡,霎时,不知风儿是我,还是我是风儿,却原来只是思绪在飞扬……舞蹈以写意的手法,去展现风中吟唱的心绪,营造出孤寂、飘零的宇宙空间意象。
舞者服装主体的白色,给人更多的是一种飘逸感。动作设计看似“无意”,但却表露出编导的深厚功力,动作与动作之问的连接极其顺畅和严密,动作的质感都贯于肢体的末梢,通过非常细微的一举一动来充分传递着舞者内心的思想感情,具有了广阔的宇宙空间意象。因而,观众看后都会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放飞无限想像的翅膀自由翱翔的审美愉悦!那么,正是动作的巧妙编排才使得这种抽象变为具象的画面,它表现在一连串流动性动作之后的瞬间静止,或是静止之后的再一次变换动态。演员的内在艺术修养与全面的技术技巧是支撑该作品成功的关键要素,他跳跃时的轻盈、飘逸,旋转时的灵巧、敏捷,这些都极好地发挥了演员自身的优势。“好的音乐就是舞蹈成功的一半因素”,音乐的抒情性与旋律性促成了舞蹈尽情得以施展的空间,肢体动作已幻化为那流淌的音符。
《风吟》这类剧目的格调非常清新淡雅,它不需要华丽的服饰与炫耀的舞美手段来陪衬,只突出舞蹈本体的功能,抒发人与自然的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