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中的良好心理素质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充分的适应力;(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不脱离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积极性的核心。然而舞蹈学习是残酷、枯燥、乏味、痛苦的。
舞蹈训练使学生付出辛苦的劳动,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使其意志品质得到锻炼。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按照规定的形式舞动,必然会精神集中,提高警惕,做到训练有素,动作敏捷。除此之外也可以在大自然中、在游戏、舞蹈中启发想像力,通过用身体语言来描述和模仿大自然中诸如自云、流水、动物等事物和现象,不仅为舞蹈创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写作文、谈感受提供了素材。根据观察,凡舞蹈跳得好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也是十分优秀的,这说明舞蹈这种特殊的锻炼方式,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很大帮助作用。更加有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使他们的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2.舞蹈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舞蹈教学相对其他文化课的教学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发现学生的心理因素才是真正影响他们学习和演出发挥的重要因素。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是使学生身体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应各种高难技巧的需要,同时为扮演各种舞蹈角色做好准备,对学生的体力的保持也有好处。但在训练初期是非常枯燥和单调的,往往还要碰到或大或小的挫折,这样便会产生一些异常情绪,久而久之便会成为心理障碍,而克服这些“病症”的最佳良药就是帮助学生重拾信心,激发兴趣。多给学生鼓励,同样也要鼓励,表扬他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同样在教学中老师要有精湛的舞蹈教学技巧。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对舞蹈课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舞蹈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师要用巧设悬念,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造成学生的期待心理,从而及时导入新课。强调学生学习舞蹈对充实自我、个人修养和身心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舞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学生身体与心理两方面的成长过程。身体的发育成熟程度,特别是大脑的发达程度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心理发展的程度;同时心理发展的程度又影响身体的发展。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的。舞蹈教育的责任就是使舞蹈学生的体力与智力都得到发展,要不断地调整二者的关系,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师生间建立合作的融洽关系是有效舒缓学生精神压力的根本途径。教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得与失始终包者和善乐观的态度,对学生具有积极的影响和鼓励。教师在与学生接触交往中的一点微笑、一个手势、有力的支持以及及时的指导和关怀都使学生感到亲切、带给了学生安全感。有安全感才能产生荣誉感,有荣誉感就能使其保持积极进取的向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