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波也不同于其它来自拉美国家的舞厅舞。它的原型不是流行于乡村的民间舞,而是海地穷乡僻壤的巫舞。“曼波”本是当地人对巫婆的尊称,她们通常是村民们的生活顾问、治病医生、驱邪法师、算命先生和精神调节者。作为一种自娱性的舞蹈,《曼波》得以广泛流传得感谢彼列兹·普拉多。正是他于1943年首次在古巴首都哈瓦纳的“热情”夜总会上,将《曼波》介绍给广大的舞迷。不久,《曼波》传到了美国,并在纽约的黑人区定居下来,并很快显示出极大的娱乐性和商业性——舞迷们争先恐后地交钱学习《曼波》,教师们一天8小时地拼命传授《曼波》,报刊上连篇累牍地介绍《曼波》,歌坛上不断演唱《曼波》,戏台上甚至演出“一个男孩因不会跳《曼波》,女朋友被另一个善跳《曼波》的男孩夺去”之类的故事。一时间,《曼波》的影响不仅深入到千家万户,而且推动了其它各门艺术的发展。在英国,《曼波》由于在切分音的节奏和前进后退的舞步上均与《伦巴》相似,所以被当作是经过改良的《伦巴》;而在美国,方方正正的《伦巴》甚至被活蹦乱跳的《曼波》所取代,尽管两者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