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间歌舞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文献记载上看,早在石器时代就已有民间舞蹈存在,如"昔葛天氏之乐"就是一个三人操牛尾,祭祀农业丰收的民间舞蹈:《诗经》记录了不少公元前11世纪至6世纪黄河、长江流域的民间舞蹈。《楚辞》中的许多作品,是对楚国民间歌舞的映照。汉代俗乐舞,如巾舞、袖舞、鞞舞、铎舞、干戚舞、盘鼓舞、相和大曲等舞蹈均是流传于汉代民间的著名歌舞。魏晋南北朝的"吴歌"、"西曲"、"清商乐"是柔婉秀美的江南民间歌舞。隋唐时代,民间歌舞更是发达,其种类很多,如杜甫观看的"公孙大娘舞剑器"等。宋代,随着商业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形成,在勾栏瓦舍、茶坊酒肆里生成的民间歌舞,成为历史之最。后来,它一方面成为后世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仍活跃在民间。明清以后,有些民间歌舞形成地方小戏,有些以强韧的生命力生存在民间。至今,民间歌舞仍是舞台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广大人民群众自娱自乐、松懈疲惫身心,抒发美好情感的娱乐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