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坡苗家“跳洞舞”的简介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凝聚了各个民族各自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这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和独特有趣的婚俗习惯,领略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和特有的民族风情,感受淳朴的民族特色文化。
跳洞舞与神秘的苗家“洞葬”紧密相联。每到春节,花溪高坡的苗族同胞总会在洞穴里跳舞,以祭奠祖先,这个“洞”就是祖先的墓地,而这个舞蹈就是跳洞舞。
高坡乡杉坪村的洞穴,是当地比较有名的“洞”,站在村口,隔着几块稻田,就看到“洞”。当地人说,那个洞可以容纳300多人。每年正月初四,附近县、乡的苗家人都会聚集在这里跳洞舞。这个舞蹈,男的吹芦笙,女的跳舞,排列成圆弧形,一队一队首尾相接,形成一个个大圆圈。由于是在洞中,伴奏的音乐有了天然的共鸣效果,音量大而低沉:音色浑厚而圆润。有意思的是,舞者的第一步是在音乐的第二拍——弱拍上,这与现代人习惯的强拍出脚正好相反,形成了独特的韵味。
作为丧葬舞蹈,跳洞舞不光是春节进行,有丧事的人家也会举行跳洞舞。一般是在家里设立灵堂,亲戚带上芦笙,用舞蹈来悼念死者。据介绍,以前进行丧事活动时,人们会在洞中跳舞,但现在基本没有“洞葬”,跳洞舞也仅限于在家里进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跳场舞”。举行跳洞舞还有一项职能就是联谊。正月期间,远近的苗家人都聚集在一个个有“洞”的村寨,一个“洞”跳一天舞,亲戚朋友之间也借机联络感情,而对于青年男女来说,则是一个“相亲”的机会,通过跳洞舞认识、熟悉。
传说,跳洞舞源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一对苗家青年男女——地玉和地利相爱,由于得不到家中父母的许可,两人双双来到一个洞穴中,自杀殉情。后来,苗家人便开始在洞中跳起舞蹈,以悼念这两个有情人。
“洞”刘于高坡苗家人有着特殊的意义,每年春节在洞中跳舞,不仅是为了缅怀祖先过去的生活,也是在“洞”中寻找情义,这似乎恰恰与地玉和地利的故事相对应,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