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发展历程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原名“地龙滚荆”,苗语“子落夺”。它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技巧艺术为一体,舞蹈动作古朴、刚柔相济、粗犷豪放。自上世纪80年代登上舞台以来,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演出和比赛,获得全国及省级多项大奖,是民族民间百花园中的一支舞蹈奇葩,是乌蒙高原滚来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多年的演练,这个从山野民间滚上城市舞台的芦笙舞,越来越深受群众的喜爱。
(1)“滚山珠”的传承背景。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富有斗争精神的民族。由于灾荒和战争,苗族人民曾经历了无数次长途跋涉的远离迁徙。在迁徙的过程中,勇敢的苗族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了开辟和寻找居住的地方,他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苗族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创造了自己丰富多彩、灿烂独特的优秀文化。特别是苗族人民世代传承的芦笙舞,源远流长,历经千年风雨,伴随着苗族人民不断变迁的历史一路走来,在漫漫历史的长河中发挥着它不可磨灭和难以低估的作用。
(2)从“地龙滚荆”到“滚山珠”的发展历程。“地龙滚荆”是贵州省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一带苗族(小花苗支系)人民世代相传的芦笙舞之一。以前动作古朴稚拙,比较单一,表演时用6支长约30厘米的铁制梭镖,镖头插入地下,围成一个直径约0.7米的圆圈;或用6只对顶的饭碗盛满水,摆成圆圈代替镖头亦可,表演者必须手执芦笙,吹奏芦笙舞曲伴奏,以头为轴心立于圈内,脚在圈外,腰部或腹部悬空于梭镖或水碗之上呈弓形,顺时针或逆时针快迅翻滚旋转,笙与舞相伴进行。还要求笙不离口,曲音不断,速度要快,梭镖不能倒或碗中水不能倾泻,技巧难度极高。这就是原始古老的芦笙舞绝技“地龙滚荆”。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人们逐渐将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生动技巧,融会到芦笙舞蹈中,不断改进完善。
1984年7月,当时的纳雍县文化局局长胡常定将王景才招进了纳雍县民族杂技艺术团。之后随团赴四川、云南等地演出。在此期间,王景才刻苦钻研和探索,他将自己在艺术团学到的一些杂技动作巧妙地融入苗族芦笙舞“地龙滚荆”中,形成了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技巧艺术为一体的完整舞蹈。经王景才创编后的“地龙滚荆”,在保留其苗族传统的芦笙技巧表演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更高难度的动作,如,“搭桥”、“腹上倒栽桩”、“叠罗汉”、“双飞雁”等技巧。这些高难度动作是王景才借鉴了杂技艺术,将杂技动作融入芦笙舞的一次大胆创新,使“地龙滚荆”的表演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后来,纳雍县文化局根据其传说和表演类型另取名为“滚山珠”。
(3)滚向世界的高原明珠。1989年12月,以王景才为首的纳雍县“滚山珠”剧组受邀赴广州参加“羊城中华博览会”演出,其间得到了贵州省文化厅陈建良老师的细心指导,表演技艺进一步提高。“滚山珠”节目以其粗犷豪放的舞步和高难度的技巧表演,赢得了中外人士的高度赞誉。原中央领导同志乔石、李瑞环、王首道等在广州羊城中华博览会上观赏了“滚山珠”精彩的表演后,亲切地与“滚山珠”演员握手祝贺并合影留恋。
1990年9月,“滚山珠”随贵州省文化厅组建的“中国贵州省民族民间艺术团”赴北京参加“第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演出,受到了来自亚洲各国的亚运健儿和观众的热捧。“滚山珠”7分钟的表演,观众掌声连绵不绝,有时竟多达十五次以上。
1991年9月,“滚山珠”又随贵州省文化厅组建的“贵州省民族民间艺术团”赴香港参加“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节”演出;同年10月随贵州代表团赴广西南宁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表演项目比赛中,“滚山珠”为贵州代表团夺得金杯奖,六名演员获六块金牌。
1992年6月,该节目由贵州省文化厅组成“贵州民间艺术团”随文化部赴荷兰,比利时参加“第37届国际民间艺术节”演出,“滚山珠”独特的表演技艺使各国的观众为之惊叹!欢呼声,掌声一次又一次送给了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民间艺术家们。“滚山珠”成了艺术节期间外国友人争相观看、每场必演的压轴节目。
1993年6月,“滚山珠”参加由国家民委组派,毕节地区组建的“中国民族艺术团”赴加拿大访问演出,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连续表演30余场,场场盛况空前。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从滚花坡,滚出了苗乡,滚上了京城,滚向了世界艺术之林。
(4)“滚山珠”的传承和发展现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进城务工成了一股潮流,为谋生计,“滚山珠”剧组的表演人员也纷纷放下手中的芦笙,卷入了打工浪潮。“滚山珠”一度面临着有人授而无人学的境地。为了不使这一民族民间绝技消失,“滚山珠”传承人王景才排除重重困难,一直坚持着“滚山珠”的传承活动。在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他重新招收了一些“滚山珠”学员,精心地指导和培训。先后培养出了数批“滚山珠”表演队伍,将“滚山珠”分批送到贵阳——红枫湖,安顺——龙宫等进行表演,既增加了演员收入,又使“滚山珠”艺术得到了发扬和传承。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公布,苗族芦笙舞“滚山珠”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