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蒙古舞中处处仍显示出对于动物的原始图腾崇拜以及最初的仿生态痕迹。
蒙族民间舞蹈中典型的动态形象鹰、大雁、马之习性及它们的气质神韵。蒙古民族对鹰和大雁有特殊的感情,将其视作吉祥、理想、生命的象征。因此,开阔的肩部舞姿以及下俯的动作,都显示出一方面对于天空的无限向往,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于整个茫茫草原的深深依恋。
蒙族舞中有一个很典型的特征,就是双臂的延伸动作,它象征着宽阔的胸怀、坦荡的性格。一“开”一“放”中处处体现热情的灵魂,积极探索的精神,蒙族的民族性早已融于其中。
二是 “眼神"、“表情"所蕴含的文化意味。
在蒙族舞蹈中,脚步、眼神、面部表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视觉上的立体化,而这种“有机"源于生活的根基,具备着一定的文化内涵。肩部的动律呈现出流动性质,而身体习惯于侧向,眼睛时而极目远眺,时而俯临前方,表情明朗豁达而又坚毅,这一切体现出一个文化传统悠久的民族舞的素质。眼神中永远充满了热情,对自由、对生命的高度赞叹,以及对整个草原的深深热爱。正因为如此, 蒙古人民才能在与自然的相处中达到一种和谐。眼神将蒙族人民热情、勇敢深深交汇于其中, 显示出独有的魅力。
三是蒙古舞中,力量的对比随处可见,应当说,蒙族舞通过力量的对比来表现动作的延展性以及舞蹈感情的抒发。动作的对比与幅度的快慢,不断圆润舞技,力度,幅度的强弱、快慢、高低、大小、轻重的变化和对比,交替与重复,导致含有各种感情动作姿态的体现,通过节奏把各种动作按照表情达意的需要有机地组织联系起来,增强舞蹈动作的表现力。以独有的节奏传达舞蹈的精髓。用肩部的动作带动整体,显示肢体的轻盈柔软用力量的对比增强节奏,体现动作的内外张力将这三位完美的融为一体, 在轻盈跃动的舞步和舒展开合的舞姿中,显示古老文明的民族精神,展现蒙古民族特有的豪爽、热情、奔放以及坚毅的民族特性,传达永恒的对自然的无限期待以及对生命的永恒追求。在茫茫的草原上歌唱天人一体,并将这一切完美的用舞蹈传达。 旋转的舞姿中永恒的是蒙族人的无限向往, 民族魂在舞蹈艺术中的到了完美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