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4年,辽圣宗进军到澶渊,宋遣使求和。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其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俘虏,辽历时209年。辽皇族耶律大石率部西去,在我国西北部重建辽朝,史称西辽。重建的辽朝在我国西北是一个强大的王朝,约有90多年的历史,公元1218年为蒙古所灭。
契丹族喜爱狩猎(辽庆陵壁画有很多鹿的形象),捕捉鹅、雁、野鸭等飞禽,春季“捺钵”(出外狩猎设“行帐”称“捺钵”),用海青鹰捕天鹅,已成为典礼仪式。辽每年都要到女真等部捕捉或强索海青饲养,巴林右旗林东(内蒙昭乌达盟)辽庆陵辽圣宗、兴宗、道宗墓,尚有壁画保存,画中有契丹服装和汉服人物,以及四时山水和鸟兽等景物。1972年,吉林库伦旗发现道宗(1055~1101年)时辽墓,墓门洞和天井有巨幅彩绘壁画,左壁画有出行图。在乐舞方面,契丹族在建国后仍保留着很多原始的习俗,如:在契丹族的发祥地木叶山,举行祭山仪式并绕树而舞;在“瑟瑟仪”中祭祀太阳神;在“岁除仪”中祭祀火神。以上均为辽本民族的乐舞,此后逐渐吸收汉族乐舞文化。
辽太祖阿保机得到大量汉人从幽州等地入契丹,帮助从事耕作,营建都邑,建筑宫室等,并模仿幽州制度。辽上京(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附近)建汉城,宦者、翰林、伎术、教坊、角抵、秀才、僧、尼、道士等都是汉人。后晋石敬塘在割燕云十六州给辽时,亦以伶官及乐器贡献给辽(《五代史·伶官传》)。据《辽史·乐志》记载,辽从后晋继承了唐代的遗制,用于宴会区别于雅乐的,这些乐舞在辽称“大乐”,当时“大乐”虽有坐部乐工,左右各102人,那是以景云遗工充任坐部,实际上坐、立部伎已亡,可考的只有景云等乐舞四部:景云舞,8人;庆云乐舞,4人;破阵乐舞,4人;承天乐舞,4人。乐器有玉磬、方响、搊筝、筑、卧箜篌等十几种。
辽的“散乐”包括杂剧、歌舞、百戏杂技,是从后晋传来的,后晋伶官刘煦于天福三年(938年)把“散乐”带到辽京,皇帝生辰都要演出。《辽史·乐志》记载:“今之‘散乐’、俳优、歌舞杂进。”贵族士大夫家以及民间都有“散乐”演出。
辽宫廷宴会上的舞蹈,礼仪隆重,大宴群臣和来使必有乐舞,辽帝还让回鹘、敦煌二使臣跳本地舞蹈。如接待高丽、西夏使者,则演出完整的节目,演出形式一如宋朝,有教坊致语、口号、赞,节目结束,竹竿子念“相将好去”,这是辽宋乐舞交流的结果。辽皇帝出行巡视的宴会上也有歌舞,如辽天庆二年(1112年),天祚帝耶律延禧到东北混同江,在头鱼酒筵上,各族酋长依次歌舞,只有女真族酋长阿骨打不舞,天祚帝一气之下,几乎把他杀掉(《辽史·乐志》)。宋人张舜民《画墁录》中说:“契丹待南使,乐列三百人, 舞者更无回旋,上下顿挫,伸缩手足而已。”
辽太宗耶律德光以幽州(北京)为南京,云州(山西大同)为西京,辽阳为东京(后为渤海大氏所有),连同中京(号显德府,故平壤城)共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是一个很强盛的国家。契丹为游牧民族,性格粗犷豪放,能歌善舞。喜穿窄袖,窄绿短衣,长腰靴,蹀躞带(系在腰间上有小刀、火石等),在茂密的的草原射猎(沈括《梦溪笔谈》)。又《图书集成·乐律典》卷九十:“大辽渤海俗,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随之,更迭唱和,回旋宛转,名《踏锤》。”这种舞蹈极富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舞蹈特色。
契丹建国之前流行原始巫教,其后受汉人影响,崇信佛教,在很多城市修建塔寺,寺内均有艺术性极高的雕塑,其中以山西大同(辽时西京)上下华严寺的雕塑“合掌露齿菩萨”,最为优美动人,这尊塑像头戴宝冠,面形丰润,眉目低垂似在沉思。上身裸,璎珞蔽体,飘带绕身,双手合掌于胸前,下着裙裤,腰系结子,出右胯,赤足踩莲花座,实为一幅辽代美人图,只有北京西郊门头沟戒台寺的石雕舞人能与它媲美。该舞人头梳高髻,上身裸,带璎珞,手执长带,全身向左倾斜,侧颈举臂,半蹲出左足,跪右腿,姿态奇特,富有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