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呼吸方法在舞蹈中是很重要的
在日常的舞蹈教学及实践中,常常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后,在真正的表演中却出现技艺与表演两张皮的问题,无论是训练教师还是演员抑或是观众,都感觉颇为遗憾。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哪里,是如何产生的,又如何来解决呢?
呼吸即气息。舞蹈中的呼吸是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控制、处理并合理把握运用呼吸,从生理的需求上升为理性的支配及其运用,使呼吸与身韵、表演、风格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从呼吸与动作的配合我们可以发现——吸气时动作多为提、上;呼气时动作多为落、沉、下。舞蹈中的吸气多是向上、提;舞蹈中呼气多为向下、落、沉。
在具体的舞蹈教授过程中,学生对舞蹈呼吸的掌握要明确,呼吸的快、慢、强、弱、大、小构成了舞蹈表演当中的起承转合,如同歌曲般抑扬顿挫,又如民乐之婉转悠长。深而慢的腹式呼吸是舞蹈表演中主要运用的气息形式,它对节奏的把握和精气神的收放至关重要。反之长时间浅而快的呼吸,会造成肌肉过度紧张,在日常训练及表演中出现气喘、胸闷、耸肩、僵脖子等现象,这些现象是每一位舞蹈演员都必须要避免的。
一个演员在日常训练及表演中所表现出的轻重、顿挫、快慢、绵长、刚劲等“力”的形态,实际都是由内在的力来控制的,而力需要通过气来支撑,力顺气而来。在日常的舞蹈教学及训练中,对气息的系统规范训练是最为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例如中国古典舞身韵中要求的动作延绵伸长,行如流水的控制力,亮相刹那间的凝聚力,或如明快洒脱的身段和富有弹性小巧的寸劲,这正体现了中国古典舞所特有的手眼身法,同时也是古典舞区别于其他舞种的一个典型特征,因此身韵也可被称为“气韵”。着名的古典舞秋海棠里,舞者在表演中有一段表现人物由喜入悲的性格转化动作,随着背景音乐的突然变化,演员在拍点出现的一刹那,气息快速的凝固,快速的造型亮相,瞬间的停顿之后气息并没有明显的停顿,而是气息快慢结合,把突变的音乐灌满,以极快的时间换气,最为经典的是在处理悲愤时的颤抖动作,这打动人心的一幕正是得益于对气息的完美控制。通过控制呼吸的大小,可以运用它来贯穿舞蹈中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流畅度,从而找到舞蹈表演中肢体的的“延伸感”,帮助演员完美地做出各种舞姿,同时也牢牢地吸引住观众的视线和心理,利用这些手段,从而淋漓尽致地表现舞蹈作品。
在舞蹈表演中, 舞蹈演员在刻画多姿多彩的舞蹈形象时,唯有从人物内在气质上去进行挖掘,才能充分的表现出作品中所要求的典型个性的、与众不同的舞蹈形象。完美的呼吸运用有着它独特的重要性,舞蹈是以肢体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门类,赋予舞蹈灵魂的是神和韵,舞蹈式的呼吸不仅仅给舞蹈人物形象以生命,还赋予了作品特有的审美倾向。把握好舞蹈气息的正确运用,时刻在作品人物身上用神韵贯通,才能成功的塑造好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同时呼吸对于舞者的形体表现也起着特殊的作用,它可以帮助舞者将身体的各个部位与神经充分的调动和协调。在身体内部,当这种协调达到完美的有机统一后,便可以使表演者在舞台上达到或变成他要展现个人内在情感的外部空间,这种情感的外在表现,就是内力与外力的结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表演中的身体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些都很好的说明了呼吸对于舞者身体运动所能产生的特有功效,可见正确的呼吸方法在舞蹈中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训练环节。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呼吸并非是在舞蹈中独立存在的,它与舞者的内心情感和外在舞姿动作是紧密相关的,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呼吸训练进一步强化,这样呼吸将会在整个舞蹈表演中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舞蹈艺术在社会的发展中产生强盛的生命力。可以说情感就是呼吸的原动力,准确地掌握舞蹈呼吸的特点,并能够准确地予以运用不是一日之功,还需要在日常进行不断的训练和舞台实践,才能更好的控制和处理及运用呼吸。
根据以上的综合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舞蹈呼吸对于舞蹈风格特点的形成,以及单纯的动律产生出复杂多变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起着多么重要和关键的作用。俗话说“外练筋皮骨,内练一口气”,这句话告诫我们:一定要内外兼修。“外练筋皮骨”,是强调对外在的东西主动的模仿和掌握,而“内练一口气”则是指艺术本身的那种需要感悟的内在的意蕴,重点不在模仿,而需要潜心体验,经过长时期的训练、领悟,才能达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最终才能将内心深处强烈的律动、丰富的情感,进一步外化为肢体语言,这样舞蹈的表演才会有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动人魂魄的艺术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