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舞是规范化、系列化的舞蹈,它脱离了纯粹的自娱性,增强了艺术性,此外“国标舞”还具有表演性、 竞技性的特点,它动作规范,学习难度大。 欧洲一些国家将一些民间舞蹈加以提炼和规范后, 形成了宫廷舞,并在宫廷中流行, 高雅繁杂, 拘谨 做作, 失去了民间舞蹈的自由风格,。宫廷舞只是在宫廷中盛行, 专供贵族习跳和欣赏, 是贵族的特 权。 法国大革命后, 宫廷解体, 宫廷舞进入了平民社会, 成为社会中人人可跳的社交舞。 一七六八年, 在巴黎出现了第一家营业性舞厅, 从此, 交谊舞在欧洲平民社会中流行起来。 由于国标舞对舞姿、 舞步要求非常严格, 所以, 出现了要求相对低一些的交谊舞, 它保持了国标舞的 各种舞种风格, 但又比较随意。 尽管如此, 交谊舞依然有自己独特的要求, 这样, 才能体现各个舞 种的独立风格, 才能洒脱自如。 在中国,交谊舞早在一九二四年的时侯, 便传入了我国当时的几大城市和通商口岸,如北京、上海、广 州等。 到了解放初期,交谊舞在我国很流行, 文化大革命中止, 进入八十年代后, 交谊舞又重新为人们所接 受, 但是,我国与世界国标舞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落后差距。 交谊舞, 由于受到宫廷舞的影响, 其风格为: 舞姿庄重典雅, 舞步严谨规范, 颇具有绅士风度, 因 而被称为欧洲学派的社交舞。 十九世纪初, 由于美国经济的兴起, 原来流行于欧洲的社交舞, 随欧洲移民而传入美国。 在美国,有非洲、 拉丁美洲的大量移民,他们带来了具有浓郁热带地区风格的民间舞蹈, 它们直接来自 于民间, 没有受到宫廷舞的影响, 所以舞步形式更为自由、热情、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