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欢乐的艺术团
区义工联助残部文体艺术团成立于2007年10月,是一个开放的自发组织,任何热爱音乐、舞蹈的残疾人和义工都可参加。如今有60、70名成员,其中30余名都是残疾人。
在番禺,有一支特殊的文体艺术团,它的成员一大半是残疾人,他们每个周末从番禺各地聚集市桥排练,风雨不改;他们常活跃在社区的舞台,义务为社区居民表演;他们不求回报,只因舞蹈让他们快乐。它就是区义工联助残部文体艺术团。
“把义工和残疾人融合在一起”是艺术团成立的原因。艺术团团长叶子说,当时,许多人加入助残部成为义工,却不知怎么与残疾人相处,于是助残部部长林义平便建议成立一个由残疾人和义工组成的文体艺术团,让义工和残疾人在音乐、舞蹈中自由交流。
艺术团成立后,一些专业的舞蹈老师、音乐老师免费到艺术团授课,艺术团排练了一些舞蹈和歌曲,开始为残疾人、孤寡老人表演,很受他们的欢迎。随着艺术团知名度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单位邀请他们去表演。义工联的活动,总有他们的歌舞活跃氛围吸引群众;社区里的文艺晚会,他们常去义务表演,叶子说今年,他们计划一个月进两个社区;文明大赢家、慈善晚会的舞台,他们热情的舞蹈感染了众多观众。除了在番禺,他们还在广州市、广东省很多地方表演过,每到一处,都把欢乐、坚强传递给观众。
“我们的表演完全是义务的。”叶子说,他们从不索取任何报酬,每次表演,艺术团成员都是自己坐车到达表演场地,表演的服装都由自己购买,有时还要自己解决就餐、饮水等问题。“只要能有舞台展示我们,能将快乐带给观众,我们就很开心了。”正是由于这一信念的支持,艺术团的成员每个周末坚持从番禺各地赶到市桥排练,他们中很多人是残疾人,仍然风雨无阻。
艺术团里的金凤凰
在助残部文体艺术团里,还有一名“能人”,他叫杨杨,是一名肢体残疾人,曾参加过两岸三地艺人聚澳门庆回归的文艺演出,还以一支舞蹈杀入“南粤颂中华”半决赛。然而,在加入艺术团前,杨杨从没接触过舞蹈,也从没想过自己可以跳舞。
2008年,在朋友的带领下,杨杨加入了艺术团。虽然没有任何舞蹈基础,但杨杨的乐感很强,被前来授课的舞蹈老师喻芳看中。喻芳老师特意编排了一支舞蹈《蓝色雨之恋》,由她和杨杨共同表演。刚开始,没有一点舞蹈基础、坐在轮椅上的杨杨练得很辛苦,一不小心,就会从轮椅上摔下来,摔得满身是伤。经过半年的排练,杨杨终于可以上台表演了。
《蓝色雨之恋》一上台,就得到观众的喜爱。广东省残联的一名领导看了杨杨的表演,觉得他很有天赋,便找到他,希望他能和广州市的一名聋哑小孩一起排练一个舞蹈,参加2015年10月20日,两岸三地艺人聚澳门庆回归的文艺演出。在老师的指导下,杨杨很快熟悉了舞蹈,在澳门的演出取得了成功。随后,他们再征战广东电视台举办的南粤颂中华,这是一个歌唱比赛,杨杨却凭舞蹈杀入半决赛。杨杨还凭舞蹈《龙的传人》参加广州狮子会的年会,筹得善款1.6万元。
“舞蹈带给我自信、快乐!”杨杨说,以前他很少走出家门,现在可以自己坐地铁去广州、甚至去外地,“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如今虽小有名气,杨杨仍然每周都参加艺术团的排练,艺术团的每次演出都有他。他也开始排练舞蹈,教其他残疾人跳舞,如今两名残疾人在他的指导下已能和他同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