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作品的形式有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之分:内在形式舞蹈作品精神内容的形象显现,即作品的结构方式、事件的发展方式;外在形式是指使舞蹈作品精神内容成为可具体感知的物质形式,即舞蹈的表现手段——舞蹈语言。
舞蹈作品的结构是表现作品主题思想、塑造人物的重要艺术手段。在一部作品创作过程中,舞蹈作者在选定了题材后,就要考虑如何进行具体的安排,哪些情节在前,哪些事件在后?情绪、情感的节奏如何起承转合,如何发展变化?如何起头,怎样结尾,高潮放在哪里,以及整个作品如何串联为一个整体?等等。这些都属于舞蹈作品的结构。
不同体裁的舞蹈作品又有不同的结构方式。如抒情性的舞蹈,常以舞蹈动作节奏的对比变化来表现和描绘舞者不同的情感发展和精神风貌。一般小型的抒情舞蹈大多采用二段体(A-B)、三段体(A-B-A)的节奏变化的结构形式。如《鄂尔多斯舞》是二段体:A段为庄重缓慢的行板;B段是活跃轻盈的快板。舞蹈描述了获得翻身解放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人民的幸福生活,表现了他们坚强、勇敢、豪迈的性格。《丰收歌》是三段体:A段是愉快的挥镰割稻(快板);B段是劳动小憩,舒心歌唱(抒情慢板);后A段是人在稻浪中你追我赶,快快收割(高潮快板)。这个舞蹈表现了6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妇女在战胜了三年自然灾害后获得大丰收的欢乐心情,展现出一种雄壮健康的劳动的美。
叙事性的舞蹈或戏剧性的舞蹈(舞剧),主要有时空顺序结构(或称传统式叙事结构)和时空交错式结构(或称心理式结构)。时空顺序式结构,是根据客观事物自然次序的先后进程来安排人物的行动和舞蹈场景的结构方式。其主要艺术特征是以时间的走向为顺序来组织人物的空间的活动,强调所表现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情节事件有头有尾,连续发展。舞蹈作品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各个组成部分均严格按照自然时空的发展顺序进行转换。由于这类舞蹈结构形式脉络清晰,符合现实自然生活的逻辑,舞蹈所表现的内容,易为观众理解和接受,历来为大多数舞蹈作者所采用。而时空交错式结构,是打破现实时空的自然顺序,将不同时空的场景,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的逻辑或人物的性理活动的发展,进行交错衔接组合,以使在有限的舞台时空中,表现无限宽广的时空中的生活内容,描绘和展现人物丰富、深刻的内在精神世界。其主要艺术特征是在时空发展上不按自然顺序,而常常是大幅度的跳跃和颠倒,将现在、过去、未来,甚至是将回忆、联想、梦境、幻觉等与现实组结在一起,造成独特的叙述格式。这类结构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调动观众在舞蹈审美活动中的艺术想象创造力,在扩大舞蹈题材表现范围,在深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丰富舞蹈的表现手段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舞蹈语言,是能表现一定思想感情内容的舞蹈动作和舞蹈动作组合。它是塑造舞蹈形象的基础,是舞蹈作品中叙事、状物、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舞蹈作品的内容,必须通过舞蹈艺术语言,才能具体客观的存在,才能形成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最终构成一部完整的舞蹈作品。舞蹈作品中的舞蹈语言,一般应遵循以下规律:一、舞蹈语言要形象化、性格化;二、舞蹈语言要感情饱满、凝练集中;三、舞蹈语言应当新颖多样;四、舞蹈语言应有鲜明的节奏和丰富的韵律。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任何具体的舞蹈作品来说,内容和形式都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得益彰。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只有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才会产生优秀的舞蹈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