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祝福》为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而诞生在芭蕾舞台之时,穿足尖鞋的祥林嫂便袅袅婷婷地走到人们眼前。她虽然不大像鲁迅笔下苍老垂危龋龋独行的老抠,但无可争议的是从一部中国文学名著翩然而出的主人公,有着中国人塑造自己时那份天性,那种老祖宗传下来的思维定式、情感脉络以及表达方式。芭蕾舞中的祥林嫂尽管挺洋气,然而在洋人眼里她却十分的“中国”。因此,她曾频频亮相于亚、非、欧、美各大洲的剧场,也获得了自己同胞的认可。特别是其第二幕在全剧已久不上演的情况下,延伸并取代了全剧的生命。
《祝福》是20世纪80年代(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僵化并自我禁锢的时代刚结束)首先在中国推出的心理描写的一部舞剧。它承续了国际上这一创作趋势,在第二幕的重点舞段—祥林嫂与贺老六的双人舞及各自独舞中,以中国式的情感递进,很细腻很精心地演绎了一段人物性格、理念和情感碰撞的过程:被绑缚着前来成婚的寡妇祥林嫂,誓不二嫁地头触桌角以自栽,使得贺老六顿陷尴尬境地—用积攒多年的血汗钱“娶”来的媳妇,竟是一个为暴力胁迫且性情刚烈的弱女子,于是她的去留便成为摆在贺老六面前的十分艰难的选择。以他的善良是不愿也不能强使祥林嫂留下来;而从他的苦境与同病相怜的感情出发,他又多么盼望和需要她留下来。同样,苏醒过来的祥林嫂也面临一次人生选择,要么遵从理法观念(这已形成她身上根深蒂固的自觉)宁死不改嫁,要么服从内心的渴求,与一个敦厚善良、对自己体贴理解的男人相依为命。何去何从在二人心中似沸水翻腾,并以舞蹈的形体韵律表达出来。舞台上人物一来一往,都是循“抉择”而展开的,那便是作者描画的人物之心理轨迹。
心理描写在舞剧发展中呈现重要一页,是近几十年编舞家的执意探索。《祝福》的特色之一便是中国式的表达,即用情感递进、层层剥笋地展示心理变化,如有一条潜线浓浓淡淡、淡淡浓浓地勾画下来,使我们看到,体贴、同情、谅解对方在男女主人公情理转折中发生着巨大用,这是中国的道德观合着东方的含蓄在舞台上泛起一道雅辉,最终解决了两主人公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