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乐舞”俗称“农乐”,是朝鲜族的一种民间舞蹈,流传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朝鲜族聚居区。
一、农乐舞的历史沿革
“农乐舞”俗称“农乐”,其历史可追溯到古朝鲜时代春播秋收时的祭天仪式中的“踩地神”。“农乐舞”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综合性的民族民间艺术。“农乐舞”在中国最早可上溯到汉代,“农乐舞”是朝鲜族富有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的舞蹈艺术之一。在古代,“农乐舞”带有一种宗教色彩,是一种求助神灵保佑和驱逐鬼魔的民间舞蹈活动。在农历年初时,各村组织农乐舞队,到邻村巡回演出。有祈天保丰收的“场院巫”舞,有驱逐鬼魔的“灶炕巫”舞,经过水井旁时表演“井巫”舞,逢河过桥时表演“桥巫”舞等。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差,便形成了人们对自然万物的崇拜,随着农业尤其是水稻生产的发展,“农乐舞”逐渐演变成了调动大家劳动热情、推动农业生产庆丰收的一种娱乐形式。
荣兴朝鲜族镇的“农乐舞”历史要追溯到朝鲜族的迁移,1931年9.18事变以后,大批朝鲜族移民在日本侵华战略的逼迫下被迁移到中国东北,在随后的十余年间,他们在日本人建立的移民部落中悲惨求生。此后他们经历了日本投降,国共再对峙等几个历史时期并最终留在了中国的土地上。这批移民群中,有一个群体落脚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中央屯村这块土地上,随着岁月流逝,这个当年从朝鲜族迁移过来的族群,其已经是在中央屯村出生成长的一代。他们带来了许多朝鲜族风俗习惯,其中就有“农乐舞”。
“农乐舞”根植于朝鲜族大众之中,很早以前,朝鲜族聚居的地方就有了自己的“农乐舞”表演者,解放前后,荣兴朝鲜族镇中央屯村都有自发组织的农乐舞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民间艺人的存在,农乐舞才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最终成为朝鲜族民间舞蹈的代表和象征。“农乐舞”最基本的特点是,既能表现生动活泼、热烈火爆的欢乐气氛,又能体现出一种奋发向上、昂扬积极的气概。
建国后,农乐舞广为流传,朝鲜族农民每当水稻插秧或收割结束后,为了庆贺丰收,全村男女老少都欢聚一起,杀狗宰牛,载歌载舞,如年似节,这种庆丰收的集体舞蹈,就叫“农乐舞”。“农乐舞”人数不限,形式灵活,内容表现稼穑之乐。舞队一般都是几十人,队前由手持“农旗”者引导,后跟表演队伍,在田边或广场上,一人手持小锣指挥舞队。
党的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党的富民政策,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86年荣兴镇中央屯村成立老年协会,他们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导下,继承和发扬民间优秀艺术传统。并在乐曲、服饰、表演技巧上有所创新。荣兴朝鲜族镇政府每年都出资改善这支队伍,整理完善了中央屯老年协会的“农乐舞”,最后转变成今天的具有当地品牌,深受欢迎的民族舞蹈。
二、农乐舞的基本程式
“农乐舞”的表演共包括以下部分:有青年男子表演的“小鼓舞”,舞童表演的“叠罗汉”,多人表演的传统“扁鼓舞”,男、女(以女为主)都可表演的“长鼓舞”,多人持大型花扇表演的源于古代“巫舞”的“扇舞”,假型舞蹈“鹤舞”,以及最后压阵的男子“象帽舞”。首先在“小锣”不同节奏的敲击下,由青年男子表演的“小鼓舞”,作为“农乐舞”程式化的开场节目首先登场,紧随其后的是,一群舞童在“燕风台”乐曲伴奏下,以快速旋转动作进行各种队形、队列的变换与“叠罗汉”表演。随着节目的进行,舞蹈表演的艺术性也越发浓郁起来。
多人表演的传统“扁鼓舞”是男女都可以参加的一种“鼓舞”。每人所用的“扁鼓舞”,是男女都可以参加的一种“鼓舞”,每人所用的扁鼓的大小,因性别的不同而有区分。男子表演以群舞为主,舞者在激烈而欢腾的鼓声中奔跑、跳跃,充分显示着男子的阳刚之气。而身挎“扁鼓”的女子独舞,不但要表现多样而娴熟的击鼓技巧,还要在“扁鼓”频频发出顿、挫有节,急、缓交错鸣响下,舞出朝鲜女性刚柔并济、潇洒道劲的舞姿。这两类别具风格的“扁鼓舞”,总会不断引来人们赞美的掌声。
“长鼓”是朝族乐器中音色最优美和独具特色的乐器之一。它体型硕长、细腰,两端鼓皮音色高低不同,并以鼓槌、鼓鞭和指掌配合敲击,而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与特色。“长鼓”是乐器,同时也是倍受人们喜爱的舞具。在悠扬的伽椰琴伴奏下,她们右手持长约30公分的细竹“鼓鞭”,在左手指掌的配合下,从左右鼓面敲击出清脆、和谐而又不同鸣响的鼓声。乐曲声中,一队身穿白色短衣淡红色拽地长裙,胸前系着“长鼓”的舞者,踏着淙淙泉水般的轻柔舞步流转于舞台。她们那松肩提臂的婀娜舞姿,柔如蜡焰、动如垂柳地轻盈体态,如只只跃跃欲飞的白鹤悠然起舞,令人陶醉与神往。一段慢版之后,舞者抽出另一只木质鼓槌,敲打出强烈而快速的节奏,舞蹈随鼓乐进入狂放的急旋,矫健而奔放。每逢此时,沉醉于高潮中的表演者,便开始纷纷亮出显示个人“鼓舞”技巧的“绝活”,把表演气氛推向最高潮。“长鼓舞”后,接着的便是由多人持大型花扇,开始表演源于古代“巫舞”的“扇舞”。舞蹈者以单扇或双扇进行摆置图案和造型表演。接下来是假行类的舞蹈。装扮成具有美丽的长颈鹤头和两只黑色双翅的一群丹顶鹤,迈着轻盈而飘逸的大步,跳起了展翅欲飞的“鹤舞”,为人们祈求着未来的吉祥与安宁。
为“农乐舞”最后压阵的男子“象帽舞”,是向来令人瞩目和兴奋激动的舞蹈。最后压阵的象帽舞作为一种传统的娱乐形式,历史悠久。象帽舞现在已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它把音乐、舞蹈、演唱融为一体,具有相当的技巧和丰富的内涵。舞者身着节日彩服、头戴盘有彩带圆帽的男青年,先后表演处于站立、行走和支、转于地面姿态下,用头部将彩带甩出水平、垂直、倾斜方位的圆弧。更有技艺高超者置身场地中央,表演着甩动长达20米彩带的高难技巧。顿时,满目的若干彩带,似万道霓虹横空出世,若干条丝雨旋落碧空,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高潮之中,手持“小鼓”、身挂“扁鼓”和“长鼓”的舞者再度登场,在彩带的纷飞中再度起舞,作为“农乐舞”的终结。丰富而热烈的“农乐舞”之后,人们将转入自娱性的集体自娱舞蹈,作为欢度节日的继续。
“农乐舞”的表演以打击乐器为先导,领衔者为一打铜锣者,舞蹈的开始、中间的变换及结尾,均由打锣者指挥。表演“农乐舞”时,必须有一位打旗的人,旗上要写“农者天下之大本也”八个大字,站在打锣者之前,尽情舞动,满怀豪情。在“农乐舞”的表演中,没存演员和演奏者之分,一般都是演员一边演奏一边舞蹈。在“农乐舞”的乐器编组中,过去一般分为大编组、中编组、小编组等。大编组包括铜锣、铮、大鼓、小鼓、洁鼓、长鼓、大平箫、嗽、螺角等乐器的演奏者53人,另外还有令旗、杂色等。“农乐舞”的音乐具有独特的多样旋律,称作“十二拍”。“十二拍”是按照舞蹈构成的方法排列的,并以此规定它的舞蹈运作和构图。
改革开放以来,这支队伍不断改善,不断交流,最后形成了有着荣兴朝鲜族特色的“农乐舞”,把庆丰收的喜庆、欢快之情融于其舞蹈中,从而形成独特的表演形式。“农乐舞”有着相对稳定的传统程式,但又不完全受传统程式的限制。在“做周”“回甲节”“回婚节”等朝鲜族活动时,因受表演场所及参加人员的局限,就没有入场、走队形的必要。因此,表演程式相对发生变化,因地制宜,因情而变。
现在经过改善最主要表现形式即“长鼓”“象帽”“花扇”,而且10几人即可演出,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农乐舞。这支队伍自编、自导、自演、自创品牌,表演节目花样翻新,表演内容独树一帜。
三、农乐舞的传承与保护
“农乐舞”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历史悠久,世代传承,经久不衰,是朝鲜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同时它既能表现生动活泼、热烈火爆的欢乐气氛,又能体现出一种奋发向上、昂扬积极的气概,使人们心情得到愉悦和升华,为人们带来无限欢乐和喜庆,具有浓郁的娱乐价值。它作为一民间民族艺术具有交流性、灵活性、多样性。在朝鲜族人们心里是任何一种娱乐形式都无法替代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工作节奏,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年轻一代对于老套、土气的一些文化传承有渐行渐远之势。
现在“农乐舞”已成为盘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具备申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正在申报中。“农乐舞”传承的代表人物有五位他们是:崔石顺(女)、宋太英、张明岩、李永浩、吴松子(女)。代表性传承人为吴松子(女)。
为了保护“农乐舞”这一文化遗产应该进一步的采取保护措施,以把“农乐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