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何川舞蹈艺术思想与风格的思考与总结 一级编导何川的介绍之四
舞蹈艺术的审美怡情功能是大众的生活需求,是社会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这是艺术家们审美理想功能泛化的、与人和社会和谐的结果。至于舞蹈艺术的种种比赛、种种奖项,只能是舞蹈艺术所带来的功利指标的实验结果。不过,舞蹈创作人员对于作品获得专家、社会的认可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它会带来许多想象不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但是,我认为所有艺术的行为效益归根结底还是人生的效益,是生命个体在艺术创作中创造艺术生命魅力的效益。因此,艺术家艺术生命魅力的质地饱含着真实的情感和具有创造性的思想,直接关系着艺术作品的成色。就舞蹈艺术而言,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作品,真情是首要的标准,思想性是核心的标准,其它辅助性的舞美、音响以及演员的表演等,作为舞蹈艺术重要的审美尺度,都围绕着舞蹈编导家的情感和思想支撑着的审美理想和具体的意图来尽情演绎。那么,要认识和评价一个舞蹈编导的艺术质量,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体验、思想创见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
通观何川舞蹈艺术的思想与风格,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省歌舞剧院艺术指导冷茂弘甚至高度评价何川舞蹈作品“为中国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方向”,这种高度的评价有相当的褒奖成分,也提供了极为宽广的思考空间。问题是如何在良好的基础上沿着已有的目标创造更多、更好的舞蹈艺术精品。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资华筠曾经说:“中国舞蹈应意识到置身新世纪的发展方向:不是趋同化而是突出特色;不是‘接通西方血脉’——失却自己,而是强化自身的‘消化力’——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全球文化一体化’论,既不符合世界文化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民族发展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对此有深入的思考和清醒认识,才能增强舞蹈创作的自觉意识。”(同上)
因此,我个人认为,舞蹈界“希望何川能在今后创作出更多表现巴蜀文化的舞蹈作品,把巴蜀文化带向全世界”的期待,有可能局限何川的舞蹈理念的发展。作为一个艺术家,坚守自身民族的特色很重要,但超越地域文化的约束,用更为深广的视野去创造艺术,在用舞蹈演绎中国的生存精神风貌的基础上,去寻找反映人类普遍人性的舞蹈艺术,才是最重要的。并非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而应该有“越是世界的才越是民族的”艺术思想理念。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文学、美术、音乐的文化理念正是有了这样的长足进步,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何川现有的作品和艺术思想的体现来看,应该说他在这方面已经拥有良好的“自觉意识”。如果仍然遵循艺术创作植根生活的基础、开掘巴蜀文化精髓的理念,将四川文学历史上《死水微谰》、《南行记》、《尘埃落定》之类的名篇搬上舞台,制作成传承文明的宏大的舞蹈作品,也许会取得更大的艺术成就。比如阿来的《尘埃落定》,目前已经在二十多个国家发行,进入了中学生必读的文学经典,作品本身的民族性、思想性、艺术性的确有很大的创造空间,完全有创造出史诗性的舞蹈巨制的可能。相对于现有的在整体性、深广性尚有欠缺的舞蹈作品,这至少是可以尝试的努力方向。
根据笔者的了解,何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于四川各地的文化建设、尤其是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这并非是长久的求道之计。何川本人也已经意识到了这点。从他拒绝媚俗的演出可以看出,从他演绎企业文化的舞蹈精品《盐路向天边》更为深层次的原因也可以看出。因此,我们对他的期待就显得尤为真诚,古人说,“爱之切,故言之也苛。”也许,我们的期待又显得有点苛刻。
最后,借我对群舞《盐路向天边》的点滴理解,真诚地向何川兄送上艺术的祝福——对于我们的生命而言,盐是不可缺少的生存元素,是生命中白银般的干净和崇高。对于我们的艺术而言,来自生活岩层深处盐卤般的艺术思想和理念,是艺术追求中如月光般皎洁的光芒和境界。
海到无涯天作岸,山到尽头人为峰!《天边外》的风景,是西方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为人类演绎的生存理想,《盐路向天边》,是“东方奥尼尔”何川为农耕中华坚韧精神的诗意颂赞!就在那艺术的天边外,艺术家们的目光在连续弯道不断折射看见了诗意奔驰的灵魂的影子。
何川如水,水涌江海,
何川如海,海纳百川。
肩上不是扁担,而是颤悠的时间,
筐里不是白盐,而是不朽的信念。
具有厚重历史感、文化感和艺术感的《盐路向天边》既标志着何川舞蹈创作艺术的成熟、优异,更预示着他金色“天边外”还有更为精彩、辉煌的激情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