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指用现成的交响曲或其它音乐为基础而创作的芭蕾,动作的展开需要严格遵循音乐的旋律、节奏、配器、和声、对位、结构、逻辑、情调与主题,而群舞的设计则需要调用不同性别、年龄、体格与数量的舞者,去对应和表现音乐的不同声部及其音色与结构。交响芭蕾的分类参照了交响音乐,可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者指完全没有情节或细节、无标题的交响芭蕾,编导家在其中有意抛弃了常规的故事情节,而用动作去单纯地表现音乐的内容和形式;后者则在前者之外,还包括了(1)以音乐作品为首要依据和重要灵感,但使用了少量细节或经过淡化的情节、有标题的交响芭蕾;(2)根据舞曲编导的芭蕾;(3)根据民歌编导的芭蕾;(4)根据爵士乐并借助于爵士舞创作的芭蕾;(5)根据摇滚乐并借助于摇滚舞创作的芭蕾;(6)交响芭蕾舞剧,其编舞原则为“遵循音乐发展的情感逻辑,通过交响化的戏剧结构,揭示生活的本质,塑造能够体现主题思想的形象。”(尤里·格里戈洛维奇语)。
交响芭蕾的历史由来已久,但这个术语却由美籍俄国芭蕾编导大师马辛创造于1930年代,原因是他编导并公演了《预兆》(1933)、《舞蹈艺术》(1933)、《幻想交响曲》(1936)、《第九交响曲》(1938)、《红与黑》(1939)等一批这类作品,其中的处女作《预兆》可谓大获成功。此后,采用完整交响曲编舞的创作方法风靡世界并自成一体,最成功的作品当属法国编导大师贝雅根据贝多芬《第九交响曲》(1964)编导并公演的同名作品。
在交响芭蕾创作上成就最为显赫者,非美籍俄国编导大师巴兰钦莫属,他一生创作的200余部作品中,大多是这种没有情节线索,只有纯粹动作跟着音乐在流淌的芭蕾,如《小夜曲》(1934)、《巴洛克协奏曲》(1941)、《C调交响曲》(1947)、《苏格兰交响曲》(1952)、《西部交响曲》(1954)、《小提琴协奏曲》(1972)、《大卫同盟曲》(1980)等等。
在这个领域中,其他编导大师们也各有建树,演出了大批经典之作,如英国编导大师弗雷德里克·阿希顿的《交响变奏曲》(1946)、《小奏鸣曲》(1967)和《狂想曲》(1980),英国编导大师约翰·克兰科的《莫扎特协奏曲》(1966)和《乌木协奏曲》(1970),英国编导大师肯尼斯·麦克米伦的《舞蹈协奏曲》(1955)、《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1963)和《协奏曲》(1966),捷克编导大师伊日·基里安的《D调交响曲》、(1976)、《小交响曲》(1978)、《赞美诗交响曲》(1978)和《士兵弥撒》(1980),荷兰编导大师汉斯·范马南的《三乐章交响曲》(1963)、《钢琴变奏曲》(1980)、《荷兰交响曲》(1987)、《协奏曲》(1997),美国编导大师约翰·诺伊梅尔根据马勒的交响曲编导的7部交响芭蕾(1975~1994)等等。
欧美及前苏联的芭蕾史学家们喜欢称这类作品为“编舞形式的交响化”,并将其根源追溯到由意大利芭蕾大师萨尔瓦托雷·维加诺根据几部贝多芬交响乐编导的《普罗米修斯的创造》(1801)等芭蕾舞剧,以及随后法国芭蕾大师让·科拉利为《吉赛尔》(1841)编导的《女鬼群舞》,法国芭蕾大师马里于斯·佩蒂帕为《舞姬》(1877)编导的《幽灵大群舞》、为《睡美人》(1890)编导的《花环圆舞曲》、为《胡桃夹子》编导的《雪花圆舞曲》、为《海盗》重编的《花园圆舞曲》,俄罗斯芭蕾大师列夫·伊凡诺夫为《天鹅湖》编导的《天鹅大群舞》,俄罗斯芭蕾大师米哈伊·福金为安娜·巴甫洛娃编导的《前奏曲》(1913),俄罗斯芭蕾大师亚历山大·戈尔斯基根据亚历山大·格拉祖诺夫(1865-1936,俄罗斯作曲家)的《第五交响曲》(1915)编导的同名作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