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芭蕾舞团在四十五年中演出了几十部芭蕾舞剧,其中一部分是欧洲的古典和现代剧目,另一部分是由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反映中国人民生活的芭蕾舞剧,体现出中西剧目并重的建团方针。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芭蕾舞是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如果我们翻开中国的历史,会发现中华民族是非常善于吸收外来艺术的。中国文化从古至今就是一种多元融合与交汇的结果,体现出包容性与多样性,兼收并蓄。比如话剧、交响乐、歌剧、油画……都是外来文化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都与中国本土文化实现了很好的融合,成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中国的艺术家(包括舞剧编导、作曲家、舞台美术家、演员)经过几十年的积极探索和不懈的追求,创作、演出了一大批具有中国风格和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祝福》、《林黛玉》、《大红灯笼高高挂》等。这些舞剧作品致力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成为国际舞坛中一朵独具特色的奇葩。
中国的芭蕾舞艺术家十分珍惜和继承两个传统:一是世界芭蕾舞的传统,二是中国舞蹈文化的传统,认为只有继承,才可能创新。芭蕾舞是州门国际性的艺术,在四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经过历代艺术家的创造,已形成一整套的体系,具有严格的规范和艺术规律,中国芭蕾舞的发展,不能离开世界芭蕾舞的总趋势,运用多种途径、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座有着丰厚历史底蕴的宝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舞蹈遗产和当代流行的民族、民间舞蹈,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但是芭蕾舞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每个时代、每个国家总会对芭蕾舞有自己的理解、运用和贡献。意大利、法兰西、俄罗斯、丹麦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芭蕾舞学派就是明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艺术只有与时代结合,才会产生新的生命力。艺术家应具有现代意识,要研究人们的社会心理、审美取向,使自己的创作观念与时代同步,使作品从内容到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如果我们固守传统观念,就会与当代人的欣赏要求拉开距离。中央芭蕾舞团为了创作符合中国人民欣赏习惯的芭蕾舞,在艺术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追求中国芭蕾的民族特色。
首先,所谓“民族化”就是民族的思维、民族的审美,比如“虚实相生”、“以虚带实”的美学观点。与西方抽象派的艺术相比,中国大多数观众,更喜欢舞剧故事的完整性,中国观众长期受到中国文学和戏曲等艺术的熏陶,他们很喜欢悲欢离合的人物命运的戏剧性展示,并为此受到心灵上的感动。
其次,创作者的构思多扎根于生活的土壤,注重生活的体验,在创作中总是到生活中走一走、看一看,积累创作的素材,所以舞台上生活气息浓厚,使观众能感受到亲切的乡土气息。
第三,编导者在人物的塑造上,着力设计个性化的肢体语言和具有民族韵味的舞蹈形象,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从作品的内容出发,将芭蕾舞与民族舞有机地蹂合在一起,形成独具魅力的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舞蹈语言。
第四,在舞剧音乐上,舞台布景以及人物服饰等方面,依据不同人物身份,突破原有的传统模式,使之符合芭蕾舞的艺术特点,展示出中国特有的社会风貌。
第五,当前中国芭蕾的发展,形成了以现实主义美学为主体的、多种创作方法、多种创作风格、多种艺术手段、多元并存的局面。除《红色娘子军》、《祝福》、《林黛玉》、《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外,《沂蒙颂》、《草原儿女》、《觅光》三部曲、《杨贵妃》、《雁南飞》以及交响芭蕾《紫气东来》、《梁祝》、《黄河》等剧目,在舞剧结构和肢体语言上都在进行各自的艺术探索,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
一位法国评论家在评价中国芭蕾时说:“它的价值和内涵已经超越了时代和意识形态的局限,这种与欧洲文化风格迥异的中国芭蕾,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芭蕾舞在中国是一门年轻的艺术,中国的芭蕾艺术家们,愿与世界各国的同行们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推动世界芭蕾舞事业向更高目标迈进,我们将以更加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芭蕾,为世界芭蕾舞坛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