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亲》的创作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1980年以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以年均3%的速度持续增长。“五普”结果表明,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如何解决老龄化社会给我们带来的诸多问题,事关社会稳定。留守老年人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产物,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很多家庭都有留守的老人家,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成了一个现实问题。老年群体也成了社会关注的对象。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老年题材艺术作品,如电影《找乐》、《我们俩》、《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电视剧《金婚》、《咱爸咱妈六十年》、《老娘泪》、《守望幸福》等;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市场反响也很好,这说明老年问题已经成了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舞蹈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也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任何一个城市的广场、社区,几乎都能看到老年朋友们翩翩起舞的身影。老年群众舞蹈也是水平越来越高,涌现出了大批既能健身又能愉悦心灵的作品。
当然,专业的舞蹈创作也是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老年题材作品如《中国妈妈》、《老伴》、《咱爸咱妈》、《父亲》、《俏夕阳》等。这些作品一经推出便受到关注,受到热烈追捧。
在这些作品中,青年舞蹈编导王舸的作品当代舞《父亲》独树一帜,以独特的视角、生活化的动作元素并融入了浓烈的地方特色,展现了在当今社会老年人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体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在第七届全国舞蹈大赛上,《父亲》一举夺得“文化舞蹈节目创作一等奖”和“文化舞蹈节目表演奖”。在2008年文化部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父亲》的演出也是好评如潮。
作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一群老人在茶馆喝茶的热闹场景;第二部分编导把镜头聚焦到茶馆老板的身上,描写了在老伙伴们离开后的孤独与无奈,表现了老人对儿女的思念;第三部分中,老伙伴们又回到了茶馆,在众人浓烈的思念中结束了整个作品。
二、舞蹈《父亲》的人物塑造
(一)人物形象特点
舞蹈是艺术的一种,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基本要素是:动作、姿态、节奏和表情。《父亲》描写了在四川的一个小茶馆的一群老人在春节前等待儿女回家的场景。作品中,编导通过生动形象的动作把生活中老人活泼可爱、幽默风趣的老顽童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部分中的老人们乐观向上,生活中充满了快乐,偶尔还耍耍小孩脾气,日子是在嬉闹中度过的。然而这种夸张的快乐却蕴含着某种遗憾。所以在第二部分里,老茶倌拖着疲惫的身躯坐下时,在空空的茶馆里,迎面而来的是冷清,是孤独。对于儿女的思念也就在这一刻涌上心头。第三部分时,老茶倌的眼泪被伙伴们发现,他却表现得非常的羞涩。最后在所有老人期盼的目光里,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于亲情的渴望。
在众多老人的衬托下,老茶倌身上折射的是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典型的中国老人的形象。他们自立、乐观、幽默,但也感性。编者正是基于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敏感,把一个个鲜活的老人形象地呈现在舞台上。
(二)对生活动作的精致提炼
舞蹈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正如美国哲学家苏珊·兰格所说,它是有别于普通语言的艺术符号,是一种“情感符号”,表现出一种审美情感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内涵。在《父亲》中有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身上可以看到的动作:
在第一部分中,从老茶倌倒茶的动作,老人们吹牛、侃大山的动作到后来在大家一起观赏电视节目时地各种夸张的表现以及喝盖碗茶时的吹开茶叶的动作都无一不呈现出一副活泼可爱的老人们的鲜活场景。
在第二部分中,从老人佝偻着疲惫腰依依不舍地眼看着老伙伴们的离开,慢慢地解下围裙,缓缓地擦拭着凳子,摸索着坐下,到幻想儿女的出现和清醒后孤独的泪水又把老人的孤独和对儿女的思念表达地丝丝入扣。
在第三部分中,从老伙伴们回来发现老茶倌偷偷地擦拭眼泪到后来所有老人的期盼的表情又把一个老茶倌单独的思念深化到所有老人对亲情的思念和渴望。舞蹈中所有的动作元素是生活化的,但是又是对生活化动作的夸张和提炼,是情感化的生活动作,表现的是编导对于亲情的认识。
舞蹈音乐的最大特点应该是能尽力帮助舞蹈形象的塑造和确立,丰富舞蹈形象,加强舞蹈形象的感染力。在《父亲》中,音乐同样对于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一开头在轻柔的弦乐背景下用旁白交代了时间,接下来用一段茶馆里的环境音效交代了地点。第一部分的主题音乐没有明显的旋律,用川剧锣鼓和木琴等打击乐器敲出带有附点和切分的极富现代音乐特点的节奏型,与老人的幽默、风趣融为一体。
在第二部分中,在钢琴的高音区独奏下弦乐群的缓缓进入,用宽广的节奏,渲染出孤独和沉沉的思念。随着旁白中女儿的呼唤,整个交响乐队进入再次奏响音乐主题。整个第二部分的音乐旋律是民族调式,却采用了大小调的和声手法。在第二部分结束时用高亢的川剧高腔唱出了“父亲啊盼儿归”,再次渲染了主题。
第三部分中既有第一部分幽默的节奏型也有交响乐队对第二部分音乐主题的变化重复,在最后的钢片琴声中这种对亲人的思念绕而不绝。整个作品的音乐特点鲜明,很好地塑造了舞蹈形象,与舞蹈融为一体,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四)生活化的服装和化妆
舞蹈中的服装和化妆对于舞蹈形象的表现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父亲》中的老人服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穿马甲的,有穿西服的,有穿夹克的,有穿唐装的,有戴眼镜的,有带帽子的。每个老人的妆容也是不尽相同,有白胡子的,有光下巴的,有缺牙的,有满脸皱纹的。这些都体现出编导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和对生活形象的准确把握。
(五)独具匠心的道具运用
从舞蹈开始到结束都运用了茶馆中的条凳作为道具。而在每一部分中这个凳子又充当着不同的作用。在第一部分,凳子是老伙伴们幽默的工具,而在第二部分中,在摆满条凳的舞台上,老茶倌的背影更加孤独。第三部分中摆成圆形的条凳又是他们互相安慰的象征。把条凳作为道具并合理的利用,是作品中的一大亮点。
舞蹈《父亲》清新朴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浓浓亲情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当今社会环境下留守老人的社会问题,在作品结尾处也将这一现象升华到了人间挚爱的亲情之中,体现出了编导独具匠心的审美趋向。
三、老年人题材舞蹈创作的特点
以舞蹈《父亲》为例,我们不难看出,近年来老年人题材的创作走向。
(一)简单朴实的题材
在这一类舞蹈作品中,没有复杂的主题思想,也没有花哨的动作,更没有夸张的服装、华丽的布景。不做作,追求的是一种纯自然地东西。往往表现地是亲情和老年人对生活的态度。例如,舞蹈《俏夕阳》就抓住了一个“俏”字,动作幽默风趣,很好地展现了老年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中国妈妈》表现的是一位中国母亲收养了一位日本孤儿的故事,作品中体现的是跨越国界、跨越文化的更为伟大的亲情。然而正是这些自然的东西才是人类最本质的思想感情的流露。编导将生活中的事物和人的内在心态加以提炼、升华、扩大和美化。动作增强力度,加大幅度,构成特有的韵律和鲜明的人物特点。
(二)浓郁的地方色彩是近年来老年题材舞蹈作品创作的又一特点
老年人的身上总能发现他生活的地区的最深烙印。所以老年题材的作品也离不开对人物身上的地方特色的挖掘。如《父亲》,从背景音乐到舞蹈场景,体现的就是四川特色。在第五届CCTV舞蹈大赛的群众文化舞蹈比赛中有一个节目叫《老妈妈》,从她们的服装到动作特点,表现的就是川北的老年人的形象。而《俏夕阳》中的动作则来自于河北唐山的皮影戏。《中国妈妈》用更大的视野描写了在战争背景下的中国女性的形象。
(三)流传广泛也是这一类型舞蹈的一个特点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很多经典作品往往被广大老年朋友甚至青年朋友们改编演出。如《中国妈妈》在网上一搜索就有十几个各种各样的改编版本。这对于舞蹈艺术的发展和对丰富人们日常精神文化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关于老年题材舞蹈的思考
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西方一些舞蹈艺术也对我国的舞蹈发展有很大冲击,对我国的舞蹈创作也有很大的影响,对舞蹈创编者也有很大的启发。我国年轻一代的编导们在吸收了西方现代舞的创作手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民族特色,紧扣时代特色的主题,勇于创新,才产生了这样一些优秀的作品。所以在创作技法方面也有所突破。
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一是结构的程式化,几乎所有的节目都是三段式。要么慢快慢,要么快慢快,很少有突破。二是优秀作品少,还不能形成规模。三是人物选择单一,“婆婆”多“爷爷”少。象《父亲》这样表现男性老年形象的作品很少。
五、结语
舞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表现社会生活中人的思想感情的,所以社会生活发展变化必然要影响舞蹈的发展。老年题材的舞蹈作品只是近年来我国舞蹈作品中很少的一部分,而这些作品对于生活本真的探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