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灯舞介绍 高安道教文化的活化石
碗灯舞(即碗龙灯)是古代道教设坛打醮超度亡灵的一项仪式,该仪式以古朴优雅的舞蹈为载体。这种既有道教文化内涵又具民间艺术特色的活动现在濒临消亡,高安黄沙张村如今尚健在的两位老道士张儒太(生于1930)、张火辉(生于1922年),是高安原生态碗灯最后的传承人了。碗灯舞属高安民间一个急需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高安道教文化表现形式主要是做“法事”,即“打醮”。历代道士都是道教文化活动的职业传承者。法事有阴、阳之分。阴法事分四大类,即丧事(包括戒灯、荫七、满月、过七月半)、打醮(包括公醮、私醮、清醮、三官会醮等)、谢士(即动土之后的谢神法事)、朝阳。阳法事主要有“和禳十保”等,是为患病命危之人消灾保寿而做的。这些活动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还十分盛行,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法事活动逐渐消沉冷落。“文革”期间,道教“法事”活动遭禁锢,此后道教活动濒临失传。
以“法事”为内容的道教文化活动在高安历史文化时空上留下了一道斑斓绚丽的光痕,尽管它存在一些封建迷信糟粕,但作为中国民族音乐和舞蹈的“活化石”,同样对本地区特色文化的形成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碗龙灯(又称滚碗龙)是“法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穿花、五子归根、三焦、丢铙等都是融技艺、舞蹈、音乐为一体的道教文化活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碗灯舞”就是在碗龙灯的基础上提炼创作出来的。
碗灯舞的表演程序共有十五节。开场打奏过后,由八个男子上场,八个男子均头裹黑巾,身穿青襟短衣,腰系箍带,脚穿薄底快靴,双手各端一只镶有红绿鳞形纸片的普通碗,碗内装油点,排成 V字形单行穿插拉开场面,此第一节。紧接由简而繁,改 V字形穿插为穿四角,名曰“挂斗”,此第二节。从第三节开始才是正式礼拜活动。第三节为小碗对舞,第四节属虔诚互演,顶礼净心之举,真正的面礼膜拜是第四节成“双龙出水”队形,面似玉皇神像,成双行礼拜,与此同时必须烧表超度。第五节开始则为娱神活动。第五节至十二节四次重复“双排漫头复盖”,名之曰“滚碗灯”,每重复一次,即以碗灯舞一字于地上,重复四次摆“天下太平”四字,每摆成一字,则唱道教高腔《大四景》一段,其内容大致为劝人修仙悟道。
“春、夏、秋、冬”四景唱完之后,从第十三节至十五节这三节为三人跪地滚碗,四人马步滚碗和三人穿插滚碗,随着热烈的锣鼓形成高潮而结束。整个舞蹈,动作古朴优雅,节奏缓急自然,既像鲤鱼穿梭,又像茶灯飘舞。
碗灯舞的滚碗,难度较大,必须双手托碗灯,先以一手由胸及腋,再反手转顺地托回原地,然后以另一手做对称动作。滚碗时碗不能落地,灯油不能外溢。三人舞步,必须动作一致,步法协调,成三角形。每人按丁字方位走高安“字门拳”之“拜码”步法。每完成一次穿插即有三碗举靠一处,成品字形。
碗灯舞以吹打音乐伴奏,吹打热烈华丽,高亢悠扬。有唢呐吹奏曲《急三枪》、《大开门》、《上霄楼》、《普天乐》、《观画跑城》等五首,有乐锣经《滚锤》、《乱锤》、《长锤》等三首。《大开门》是碗龙灯的开场吹打乐,属请神、娱神音乐,比较华丽典雅。全曲由《急三枪》转《大开门》,结束句是一个可以和主曲任何一个乐句相连接的乐句。这种结束句是民间吹打乐,特别是戏曲牌中常见的一种结束形式,为中国民间音乐的《曲牌》里一种简单方便的结束手法。
高安文化馆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将碗灯舞的表演程序和伴奏音乐作了系统整理,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编排搬上了舞台,1987年高安碗灯舞赴庐山汇演获一等奖,同年12月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获三等奖。碗灯舞这块深藏在民间历史长河中的道教文化活化石,终有机会在世人面前展露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迷人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