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白裙芭蕾”,连同整个法国的“白色”文化,在俄国历来受到尊崇,并作为一种先进文明的象征,被完整地移植到了这片“黑色”的土地之上。因此,不少法国,乃至意大利的芭蕾编导家和表演家纷纷移居到这里,进而确保了俄国流派的芭蕾成为名副其实地集意大利和法兰西两大流派之大成,同时又自然天成地带上了俄罗斯民族特有的气势恢弘,动作凝重,精力过人,戏剧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一直持续至今,并可通过《天鹅湖》(1977/1895)、《睡美人》(1890)和《胡桃夹子》(1892),以及《唐·吉诃德》(1869)、《舞姬》(1877)和《雷蒙达》(1898)等流传至今的经典芭蕾舞剧剧目,极其充分地表现出来。
身为俄国“古典芭蕾之父”,马里于斯·佩蒂帕却是法国的编导大师。仅此一点,便足以证明芭蕾的国际主义基因。佩蒂帕1818年生于法国马赛一个芭蕾世家,1910年卒于俄国克里米亚的古尔祖夫。他早年从父学舞,13岁随其巡演,后随名师A.维斯特里学舞,颇得要领,故曾与当红明星F.爱尔斯勒同台表演。1845年赴马德里作演员和编导,掌握的西班牙民间舞为日后的性格舞创作奠基。1847年赴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任芭蕾主演,为法国浪漫芭蕾编导大师J.佩罗和A.圣-莱昂作助理,1862年接任首席编导大师。在位34年,他为俄国新编了《唐·吉诃德》(1869)、《舞姬》(1977)、《睡美人》(1890)、《灰姑娘》(1893,合作)、《天鹅湖》(1895,合作)、《雷蒙达》(1898)共54部古典芭蕾舞剧,重编《海盗》(1880)、《帕基塔》(1881)、《吉赛尔》(1884)、《葛蓓丽娅》(1884)、《艾丝美拉达》(1886)、《仙女》(1892)等17部法国浪漫芭蕾舞剧,并为35部歌剧编了插舞,其精力之旺盛、成就之辉煌,令世人折服。其贡献中,还包括为古典芭蕾舞剧确立了“双人舞”和“性格舞”这两大模式。
列夫·伊万诺夫1834年生于俄国莫斯科,1901年卒于圣彼得堡。他先后就学于这两个首都,对音乐和动作的非凡记忆力,以及超常的刻苦用功,使他16岁便脱颖而出,尚未从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校毕业,便提前两年被剧院的芭蕾舞团破格录用,其风格浓郁的性格舞表演得到丹麦编导大师A.布农维尔的高度赞扬。1882年,他兼任基训教员和排练教师,1885年出任舞团第二芭蕾大师,并先后作过“浪漫芭蕾”大师J.佩罗和“古典芭蕾之父”M.佩蒂帕这两位法国专家的编导助理。根据柴科夫斯基音乐和佩蒂帕老师的提议,独自编导的古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1892)全剧和《天鹅湖》(1895)中的第二、四幕,已成为100多年来世界各地芭蕾舞团常演不衰的芭蕾经典。
谈到古典芭蕾的辉煌成就,不能不大谈特谈俄国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因为由他作曲的“三大舞剧”——《天鹅湖》(1876)、《睡美人》(1889)和《胡桃夹子》(1891-1892)经受住了百年沧桑的考验,不仅成为世界各地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而且经常单独在音乐会上演奏。柴科夫斯基1840年生于俄国沃特金斯克煤矿小镇上一个首席检查官的家庭,1893年卒于圣彼得堡。他从小就表现出多愁善感和喜爱沉思的双重性格,常会因独自聆听莫扎特的音乐而陷入忧郁,并默默流泪,但在音乐上却大器晚成。1863年,23岁的他终于辞去了司法部小职员的工作,考入了由着名音乐家鲁宾斯坦兄弟创办的圣彼得堡公立音乐学院,毕业后应邀留校任教,并开始了作曲生涯。多产的创作年表上,不仅有专为芭蕾写作的“三大舞剧”,而且他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1879)、配乐戏剧《雪姑娘》(1873)和《哈姆雷特》(1891)、幻想序曲《罗米欧与朱丽叶》(1880),以及大量器乐曲,均由后世的舞蹈编导家们搬上了舞台,由此直接和间接第为芭蕾乃至整部世界舞蹈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