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在舞蹈作品中应该如何表现
舞蹈是综合性很强的艺术门类,那么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应该如何表现呢?由内及外、由粗到细地呈现在舞蹈作品中,首先我们要做到从真实感情引发真实表演。舞蹈的“情”,不仅仅是动作肢体的外部表现,而是由情感引发动作。忽略内在情感的表演最终带给观众带来的只能是表里不一。
(一)真情流露的表演
舞蹈作为艺术门类,是人们情感的一种表现方式,能够更直接、更强烈地袒露心灵的声音,激发和触动人的情绪。在舞蹈的编创过程中应该先有内心的感受,然后通过舞蹈动作将人物情感最大限度的表达出来,这样才创作出能让观众产生共鸣的好作品。例如,在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群众创作表演专场,一对残疾人演员表演的双人舞《牵手》牵动了现场和电视机前千万观众的心,是因为这个舞蹈让我们感受到超越生命意义的炙热情感,两位残疾演员用残疾演绎完美,用肢体与命运抗争,用顽强的毅力支撑着残疾的肢体,完成着各种高难度托举动作。在表演过程中,将他们的情感通达肢体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现场的评委和众多的观众为之动容,我们从他们的舞蹈中读出了坚强。其次,更重要的就是要让观众在心灵上和舞者达到共鸣。怎么样的情感表现才能吸引观众产生共鸣呢?那就是情真意实的表演,演出舞者内心深处那颗真诚的心。只有真实的肢体表演和现实生活更加相近,观众才能更加理解舞者想要传达的内心情感。如果观众们接受了理解了,产生共鸣了,那么,这个舞蹈作品就算是个表达成功的作品。
(二)虚假不实的表演
舞台上的表演是由心而发、由内及外。如果忽略了内心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而只是想着怎么去表演、炫技,怎么去吸引观众,而不是花时间去体会过程,体会角色,感受生活,那么这样的表演只会让人觉得是一个空壳,无法把观众带入舞蹈的氛围里面,况且贯穿始终,无论是哪一个环节,舞蹈从来都没有脱离情感这块重点,所以在舞蹈表演里,我们依然是要抓住这个重点——情感在内,表演在外,两者和谐发展,缺一不可。但是外依然有部分的舞者,每天对着镜子,训练表情和眼神,甚至对每一块肌肉都精心训练,但是他们忽略了内在的情感,对作品作品展示的重要意义。事实上,两者是均衡发展的,缺一不可,舞者要注意好基本功训练与表演力训练的比重,反之,长期下去,必然导致面部表情坚硬,表演的时候表情麻木,表里不一,呈现给观众的感觉只有虚假不实,总觉得还缺少点东西或者说是内涵,这样的话,我们的表演始终不能尽善尽美,无法深入观众的心。毋庸置疑,我们要通过内心的情感流露去杜绝虚而不实,展现给观众真正有共鸣的舞蹈艺术。
(三)真情实感与夸张的手法
舞蹈中的情感是来源于生活中的情感,但是当人们喜怒哀乐时,只是表达自己感情的一种自然形态的身体动作。舞蹈中的动作是要将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加工、美化后根据舞蹈中情感表达的需要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舞蹈动作是为舞蹈情感的表达而服务的。三人舞《金山战鼓》中梁红玉身负敌箭跌倒在地时,导演的处理是先让她手捂伤口,骤然拔掉敌箭,怒不可遏地将它摔掉,然后箭伤的疼痛使她支撑不住,慢慢地依鼓而倾,翻个“后桥”再跌倒在地。这样做的目的是运用夸张的表演手法,具体而又细腻地表达梁红玉负伤的过程。我们在创造角色时常说:“要似像非像”,这就是对生活与艺术辩证统一关系的正确概括。“似像”,即要求演员的情绪表现要有生活依据;“非像”,则是将生活中的真实经过艺术地概括、提炼加工后,比生活更集中、更典型、更深刻、更具有普遍性。在精美的舞蹈艺术构思中,把真实的情感,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想象有机的统一起来。舞蹈的表演最终目的还是落在人类情感的表现上,有了情感世界,加上加以修饰与夸张的表演,才能创造出精美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