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武汉工程大学创建于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学院,隶属湖北剩198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7月,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学校划转到湖北省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同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2月,经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 2006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
经过37年的建设,学校已由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为一所办学条件较好、实力较强、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多科性教学型大学。
层次规模
学校现有本科教育、专科教育、国际教育及研究生教育,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面向全国30个盛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7161人,其中研究生778人,本科生14849人,国际学院学生237人,专科生(高职生)1297人。
学科专业
学校现设有14个学院、1个部、1个研究设计院,另有1个独立学院。有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50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管、理为主要学科门类,均覆盖3个以上二级学科。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湖北省品牌专业7个,省级重点学科15个,湖北省优势学科2个,湖北省特色学科2个,湖北拾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湖北省批准立项建设博士点5个。此外,学校还拥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793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024人。专任教师965人,其中教授134人,副教授307人,博士174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3.5%,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8.1%。在职教师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获得者2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6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28人,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省级以上优秀教师5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的专家37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岗位人员10人,楚天学子1人。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和学术梯队的建设。现有“工大学者计划”特聘教授8人、工大学子5人。首批成立了本科教学团队16个,科研创新团队7个,学术创新团队5个。学校还聘请了近百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其中中外院士10人。
基础设施
学校现有武昌和流芳两个校区,共占地1587亩;校舍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0.5亿元。建有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3个,标准游泳池2个,篮、排、羽、网球场68个;多媒体教室50个(9998个座位),数字化语言实验室17个,教学实验室47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176.8万册,是湖北省高校“优秀图书馆”和“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
科学研究
学校拥有一支精干高效的专兼职科研队伍,有一所集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情报信息、分析测试多功能于一体的研究设计院。拥有4个国家级科技平台,21个省级技术中心(基地)。学校具有化工工程甲级设计资格,A2类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化工行业工程甲级咨询资格,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乙级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单位乙级资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乙级资质,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乙级资格,建筑工程丙级资格,是湖北省科技厅化学化工查新检索定点单位。同时,还设有湖北省石油产品暨化学试剂质量监督检验站、湖北省石油化工信息中心。
2004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07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级项目62项、省部级项目364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和教学成果奖3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2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获专利授权208项。近三年科研到帐经费共计1.77亿元,科研经费增幅居省属高校前列,学校科技产业园和科技孵化器大楼均已投入使用,学校被评为“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学校机器人足球队连续7年8次荣获世界机器人足球大赛冠军。学校教职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549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收录790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共计207部。学校主办《武汉工程大学学报》、《化学与生物工程》等科技核心期刊。
交流合作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阿伯塔大学和渥太华大学、意大利达努齐奥大学及法国巴黎第十三大学等十多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的稳定关系,一大批国外专家、学者应邀来校讲学,访问。学校先后派出各类人员165人次分赴24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或研究机构留学、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科研合作和考察访问。近年来与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签订科技合作项目13项。学校与丹麦Alfa Laval 公司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校还具备招收留学生的资格,并已招收来自巴基斯坦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的研究生。
学校与国内一些著名学术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所、东北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等学校、学术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26人受聘于高校或科研院所担任博士生导师。
近几年,学校承办了中国科协年会“重化工与湖北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及“湖北磷化工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冶金与矿业领域在研项目交流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工程青年科学家学科发展前沿研讨会”、“全国稀土资源、材料和环境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微波化学会议”、“全国制药工程专业研讨会”、“全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湖北省第二届楚天学者论坛”等高层次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