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乡傩舞的形式有哪些
一个舞种的形成,必须有其单独存在和突出表现的意义。并且这种形式必须具备一定的要素,运用一定的方法组合起来,才可能具备舞蹈语言的性质,最终拥有其动作、姿态、步法和技巧等基本成分,以致在诸多的表演中进行客观和主观的择取、组合、发展和变化,形成经久不衰的舞种。
1、萍乡傩舞的动作:严格按照傩事活动的程序进行步法和布阵。步法以东、西、南、北、中为方向,布阵以子午回龙、太极回龙、八卦回龙等为中枢,生发出“一字长蛇阵”、“龙门阵”、“八卦阵”、“麻雀阵”等阵法,其舞蹈动作风格独特,每个傩舞队各具特色。麻山镇汶泉傩舞动作古朴庄重,柔软圆润、典雅文静。无论是扬臂或举足,动作小巧轻盈,表演“摇、转、甩、耍、点、缠、跳、跑”等动作,都以贴身舞动,小旋步交替小范围中完成为特点,偶而同时低头抬头相对望视,情趣横生。赤山镇石洞口和南坑镇傩舞以粗犷剽悍、风趣诙谐为特点,基本动作体现在顺拐的两脚上,随着咯咚咚锵锵的3/4锣鼓节奏,每小节的第一拍双脚原地不动,二三拍双脚则左右、右左方向反复有力地弹踩在锣鼓点上,民间艺人称此动作为“踩傩”或“踩锣”。排上乡毛园的傩舞动作以激烈奔放、勇猛刚韧而见长。速度快而不乱,既猛又稳,敏捷轻巧,并且不断变换位置,表演长手对打。动作幅度舒展有力,多以“弓箭步”、“跪步”对峙舞蹈动作为特点。东源乡小枧和上埠的傩舞动作秩序严谨、气势恢宏、粗犷有力,动作幅度舒展强劲,造型感强,动作充满战斗气息。
2、萍乡傩舞的姿态:萍乡傩舞是带面具的舞蹈,表现神的代表是唐、葛、周三大将军,每具傩面都由“处士”依照祖传脸谱(神谱)雕刻而成,并举行开光仪式,使面具有了傩神的生命感,只有具有生命的神灵才具有驱疫逐鬼的神力。傩舞者披戴着这种神力无边的面具,跳着舞着,满足人们祈福纳吉的心愿。因此,萍乡傩舞,必须带着这种以三元唐、葛、周为主神,驱疫逐鬼为手段,祈福纳吉为目的的心境,同时体现舞者所带面具的角色形象,紧密配合手舞足蹈的动作组合,形成萍乡傩舞的姿态。就其特点来说,也是一种动态造型艺术,一种傩舞动作美的表现。它的基本规律,就是通过舞者的动作和姿态,把人的内心活动和形体动作加以提炼和艺术合成,赋以节奏、韵律和有组织、有变化,富于表现力并且有震撼力,从而艺术地、动态地刻画其精神境界。舞姿精湛,视态无穷。
3、萍乡傩舞的步法:萍乡傩舞的步法,是在“巫舞”和“禹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明显的夏、商、周时代遗风和楚巫文化风格。
4、萍乡傩舞的技巧:“花旋绕着自身转,道具贴身步轻盈;躬身换位亮面壳,摇摆上身脚要稳;双手胸前膝前舞,脚迈半步两膝平;强拍立劲弱拍踩,横斜角面穿插行。”这是萍乡傩舞技巧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