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鼓舞源于汉代以前,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发展到相当程度。据《战国策·魏策》记载,“延敷文德,舞于羽于两阶”。据传该时期就已产生苗族鼓舞并有了传习鼓舞的“鼓社”及一年一度的“鼓节”。历史上有关苗族击鼓歌舞的文字记载,较早的可见于唐代《朝野佥载》卷十四:“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闾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亲戚饮宴舞戏一月余日。”的记述。说明“鼓舞”早在唐代就盛行于苗族民俗之中,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苗防备览·风俗考》云:“刳长木,空其中,冒皮其端以为鼓。使妇人之美者跳而击之,择田女善歌者,皆衣优俗王彩衣,或披红毡,戴折角巾,剪五色纸两条垂于背,男左女右旋绕而歌,迭相和唱,举手顿足,疾徐应节”,名曰:“跳鼓藏”。这是记述苗族“椎牛”时“读浓义”的打鼓形式,多在晚间举行,有的可通霄达旦跳,历时四天三夜。
《贵州通志·舞赋》中云:“眄般鼓则腾清晖,吐哇咬则发皓齿。摘齐行列,经营切,仿佛神动,回翔辣峙。击不致夹,蹈不顿趾。翼不悠往,开复辍已。及至回身还入,迫于急节。浮腾累跪,跗蹋摩跌。纤形赵远阴折纤谷蛾飞,纷犬若绝超越乌集,黎收而拜,曲虔究毕”。这段是描写清朝时的宫庭鼓舞,李头号注:“眄般鼓则腾清晖”。其注去:“般鼓之舞,载籍无丈,以诸赋言之,似舞人更蹈之而舞节”。古《新成安乐辞》曰:“七盘陈于广庭,时人严琪齐俟;揄皓袖以振策,辣并足轩踌,邪睨鼓下,伉音赴节:安翘足徐击,顿身而倾折”。卡兰《许昌宫赋》曰:“振华足以蹈,若将绝而复连:鼓震动而不乱,足相继而不并:婉转鼓侧,婉蛇丹庭”。般鼓舞,至唐代已绝,李善虽作记载,但只能说其大概。汉代石该鼓舞画像至今犹存。如清代毕沅,阮元同撰的《山左金志》,近代孙文清编《南阳汉画像汇存》有鼓舞图四幅(民国二十七年金陵大学文化研究所出版)。现代,凌纯声、芮逸夫合着的《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一节中,有南阳石刻鼓舞图两幅。这些石刻鼓舞图,与今日苗族鼓舞十分相似,鼓的放法和苗族花鼓舞完全一样,这些虽不能足以说明汉代石刻就是苗族,但笔者认为苗族鼓舞的起源和发展与当时的艺术有关;从地域来看,相传在很早以前苗族也是居住在河南、江西……等地,既与发现石刻艺术的地域相连。可以这样设想:今日苗族鼓舞既便不是先于汉代鼓舞,但也会与当时盛行一时的鼓相互影响,得以丰富和提高,才会保留这种形式至今。更说明鼓这种器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在人们的劳动、战争、竞技、艺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至成为鼓文化,记载了人类进化的过程。
一、湘西苗族鼓舞的形态特征:
湘西苗族鼓舞主要流传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市和凤凰、泸溪、保靖、花垣、古丈等县。苗族鼓舞已成为苗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艺术形式。
湘西苗族鼓舞的种类多达数十种,常见的有花鼓舞、猴儿鼓舞、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团圆鼓舞等。这些舞蹈特点鲜明,表演者打鼓起舞,节奏明快,双手交替击鼓,两脚轮换跳跃,全身不停扭摆,动作舒展大方。猴儿鼓舞灵巧多变,风趣诙谐;花鼓舞温婉妩媚,身态柔美;男女鼓舞多为屈膝矮桩,动作豪放刚健;女子鼓舞步伐灵活,含蓄抒情;团圆鼓舞场面宏大,激荡活泼。
湘西苗族鼓舞民族风格十分独具:一是动作,手舞足蹈,舞姿十分丰富。首先在击鼓的表演上,因其情绪的不同,分打鼓、踩鼓、嗲鼓。其次根据内容可以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舞蹈姿态。1、表现生产劳动的动作有梨田、耙田、插秧、割谷;还有纺纱、牵纱、织布、砍树、锯料、扯炉、打铁等。2、表现生活方面的动作有洗脸、美女梳头等。3、模仿动物的动作有水牛擦背、猴儿打鼓、猫儿洗脸等。这些动作在代代相传中逐步形成了《苗族鼓舞》基本舞蹈动作及特点。二是《苗族鼓舞》因其表演的形式和表演人数不同,分为:1、双人花鼓舞;2、男子徒手鼓舞;3、女子双人鼓舞;4、女子单人鼓舞;5、单人猴儿鼓舞;6、三人猴儿鼓舞;7、四人跳鼓舞;8、团圆鼓舞;9、多人鼓舞;10、跳年鼓舞;11、踩鼓舞;12、盾牌鼓舞等。
花鼓舞 主要流行在凤凰县的腊尔山、禾库、两林、山江、大田和勾良等地。过去,《花鼓舞》多在春节前后、六月六、四月八、赶秋、跳年、百狮会等节日表演。形成有“双人花鼓舞”,即架一面大鼓横于木架上,两女各打鼓的一端,同时打鼓起舞。也有的是两男各打鼓的一端,同时打鼓起舞。要求鼓点一致,二人动作对称一致。一男一女的《双人花鼓舞》。凤凰县有这样的风俗:新郎在春节时去岳父家拜年,岳父家门口设有一面大鼓,进门之前,新郎和新娘必须合跳一次《花鼓舞》,于是就逐渐形成了一男一女的双人花鼓舞。此种花鼓舞也有人同打一端鼓的,一人打鼓一人陪衬,动作完成一样。其特点为单鼓点,(指鼓点节奏的单数,即一、三、五、七;但也有双鼓点的,而这种双鼓点,一般是用来作为两个动作之间的衔接点子),每打一个动作必须打两面(即一正面、一反面),动作幅度大而开朗,节奏较慢而稳重。
猴儿鼓舞猴儿鼓舞是苗族鼓舞中较原始的一种舞蹈形式。后来的单人鼓舞、双人鼓舞或多人鼓舞都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说古时苗区有一座古庙,猴子进庙偷吃供果,无意碰响了更鼓,开始是害怕,可无人管它,后来就习以为常了,而且还爱上了打鼓,高兴地边打鼓边跳起舞来了。猴子打鼓的声音恰被一个聪明伶俐的小伙子听到了,他偷看了猴儿打鼓的全过程。回家后,便学着猴儿打鼓,于是产生了猴儿鼓舞,就这样一直流传到现在。
女子单人鼓舞 女子单人鼓舞是苗族妇女最熟悉的一种舞蹈,表演时将一面大鼓斜放在鼓架上,选出一妇女两手各持尺许鼓棒一根,由另一个敲边伴奏,或敲包锣与大锣伴奏。舞蹈者跟随敲边的节奏,打鼓起舞。其主要动作有梳头、照镜、纺棉花、织布、插秧、挖土、摘花、戴花等。它多在春节和其他节日表演,在“椎牛”盛会中也有女子单人鼓舞的表演。其基本步伐为左右梭步或前后梭步。如古丈县的女子单人鼓舞动作欢快热烈,大方活泼。而花垣、吉首、保靖一带则文雅平稳。
男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是由一人敲边伴奏,一男击鼓表演。动作粗犷而有力,节奏紧奏鲜明。苗族人民常用来庆祝丰收和节日,打法有两种:一是拿鼓棒打鼓;另一种是赤手握拳打鼓。此种舞蹈的动作最多,有穿裆、转身、翻身、扯须、挖土、插秧、割、谷、打谷、推磨、上山、下山等等。还摹仿动物动作的“猫儿洗脸”、“猴儿戏鼓”等。
团圆鼓舞 团圆鼓舞是流传在古丈县一种较古老的集体歌舞。起舞前,选一人在坪中央打鼓(鼓平放于地上)众人随歌的节奏继续舞蹈,鼓停舞不停。现在因参加人数太多,只从其中抽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人来,每唱完一段山歌,群喊“阿荷”,气氛异常热烈,然后又继续打鼓跳舞。主要动作有大摆、小摆、细摆三套。男的多跳大摆,女的跳小摆和细摆。
团圆鼓舞的特点是:节奏鲜明,动作以腰和肩的摆为主,快速时加以手的摆动。表演时,人越多越好。舞蹈服装为苗族古盛装,下穿百褶裙,锦镶花边,脚着古式花鞋,服饰鲜艳夺目。舞者全系女子。
此外,苗族鼓舞鼓的放置还因其地域表演风格的差异,分平放、斜放、直放等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