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等哈尼族地区,白鹇鸟较多,会成群地飞到林中空地或溪水边,嬉戏、起舞,会变换简单的动作和图形。哈尼族人民视白鹇为善良吉祥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之情,白鹇舞寄托了哈尼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和理想。鋩鼓舞有个传说故事: 很久以前,哈尼族南迁到哀牢山区,过着狩猎生活,寨老怕族人上山打猎时走散,就把树干挖空,蒙上兽皮,做成鼓,用鼓声召集走散的人们。谁知,野兽听到鼓声,不但不躲避,反而围了上来,全族人看到这情景,高兴得继续敲鼓,此后哈尼人依靠鼓,得到许多猎物,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
扇子舞和鋩鼓舞的传说故事讲述的正是哈尼族祖先的历史迁徙经历和经济生活方式记载。首先,我们从语言学角度考察,哈尼族讲的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彝语支,与哈尼族属同一语支的其它少数民族,如彝族、拉祜族、纳西族、傈僳族、白族等均源起于西北高原的诸羌部落;云南着名的民族史学专家方国瑜、马曜、尤中先生曾经指出“哈尼族是同云南省境内的彝语支民族一道,其主流均同源于古代的氐羌部落族群”;方国瑜先生认为:“春秋战国以前,牦牛羌种别名号不可纪知,当有自越嶲而南至云南境,这是云南上古羌族迁徙路线,只是不能推测年代而已。” 由于种种原因,“和夷”与许多“西方牧羊人”一起沿着青藏、甘南、川藏高原陆续向云贵高原的高山纵谷地带渐次下行定居;这一段不知走过多少族群的高山峡谷后来被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命名为“民族迁徙走廊”,也是费孝通先生所称的“藏彝走廊”。史有记述,曾被称为“和”哈尼族先民是一个有着南迁传统的少数族群,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曾对当时居住于滇西的氐羌部落族群的迁徙经历和经济生活方式有过“随畜迁徙,无定居,无常处”的描述;《大明一统志》卷七二中也说:“唐时乌蛮仲牟由(哈尼族首领名) 之裔阿统者始迁窦地甸,至十一世孙乌蒙始强,号乌蒙部。宋封阿杓(阿统后裔) 为乌蒙王,元初归附”。万历《滇史》卷七亦载: “因远部,唐为威远脸,总名和泥,今之元江也,唐属银生节度”。以上地名,如“窦地甸”“乌蒙”“因远”“ 威远”“元江”等包括了现在的景谷、镇沅、墨江、普洱、思茅、红河、元阳、绿春、金平、江城以至越南、老挝边境,这一片地区总名“和泥”,正是哈尼族先民从彼一时代到此一时代的活动与生活居处区域。因此,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