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作品《天鹅之死》:现代芭蕾女子独舞
编导:米歇尔 福金
作曲:圣 桑
表演:安娜 巴甫洛娃
首演:1905年彼得堡
福金在回忆《天鹅之死》的创作过程时说,在1907年的一个晚上,巴甫洛娃的男舞伴突然病倒了,她来找福金。福金正在朋友的钢琴伴奏下演奏圣 桑的《动物狂欢节天鹅》,于是,他灵思一动,取用圣 桑的《天鹅》乐曲即兴为巴甫洛娃创编舞蹈。随着音乐的响起。福金只花了十几分钟,一个经典作品就此诞生了。当时福金只有27岁,巴甫洛娃26岁。
在典雅的大提琴声中,一只受伤的白天鹅缓缓飘游于湖面上,或水平或上下地轻轻挥动着翅膀。突然她抬起那高昂的头,展翅欲飞,却因体衰力竭而失败。然而生的希望让天鹅不断积聚力量,一次一次地立起足尖振翅欲翔,但死神的袭近,使精疲力尽的天鹅颓然垂下双翅;屈身痛苦地倒下,全身贴在水面上,吃力而无奈地颤动着双翅。一下、两下……渐渐地合上双眼孤独地死去了。
《天鹅之死》这个舞蹈虽表现的是一只天鹅的垂死。但它却是一首极具感染力的生命赞歌。舞蹈中没有任何惊人的技巧,以简洁的脚尖的移动和双臂各关节运动的连续这一象征着天鹅振翅的动作,进行方向、节奏、力度等方面的变化,从而派生出丰富多彩、情绪各异的动作、使之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天鹅死中求生,渴望生命的挣扎,隐喻人类与命运、死亡搏斗时的那种不懈地反抗与斗争的精神。
《天鹅之死》的音乐: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的第13首《天鹅》是一支脍炙人口的乐曲,全曲只有28小节,以典雅的大提琴刻画出天鹅纯真而高洁的品格,编导采用此曲来编舞真可谓珠联璧合,恰到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