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彩塑》将深藏于千年石窟的彩绘塑像,浮现于石壁墙体的丰姿异态演化成活,栩栩如生地走出石窟,迈向人间,呈现于现代舞台。它的面世,不仅对弘扬民族文化、发掘艺术宝库产生积极意义,而且对复古舞蹈与仿古歌舞的兴起具有开拓性的启迪意义。
独舞对舞蹈编导的艺术构思能力和舞蹈创编能力有着更高更严的要求。艺术构思上的概括与凝练,舞蹈创编上的层次与布局,都必须严密地围绕着特定形象的创造,使之生动、鲜明、新颖、具有典型性《敦煌彩塑》在舞蹈开头的瞬间,极其洗练地显现出它以少见多、以一当十的艺术功效。幕启时,黑幕正面中间左右拉开,形成一个高约三米,宽近两米的洞穴,底脚的彩光左右交错向上直射,顶部的特写光柱洒下一缕桔黄,四周缭绕着淡淡的青烟,一帧壁画绘塑直立其中。她体态端庄,表情肃穆,造型稳定。一幅静穆的构图,营造出幽寂洞窟的典型环境。呈现出一派安详的平和氛围,自然而妥帖地把观众带入到驰名中外的敦煌宝库之中。
整个舞蹈语汇的编织,大量吸收了敦煌壁画的原始形态,并予以变异与重组,使作品迸发出浓厚的民族传统气息。舞蹈的基调动作是贯之于头、手、肩、腰、臂、腿、脚的一波三折和谐统一的形体流动线条。透过那质朴无华的舞蹈和不同凡俗的神情,使人品味到梦幻仙境般的古典美感,并由此形成了《敦煌彩塑》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