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舞蹈选材决定了舞蹈的主题基调、艺术性制高点。
真正成功的舞蹈,应当是带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时间与时空上都经得住考验的艺术成就。应当同书法、歌剧等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拥有一个寓意深刻、发人深省的主题。何为主题?教材告诉我们,即舞蹈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述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意蕴和中心思想,又称主题思想。历史伟人告诉我们,主题是‘文艺的根本出发点是爱,是人类之爱’——(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现实生活的苦难和幸福告诉我们,艺术之主题诚如先人所说,是‘人类之爱’,但这爱不单是集体的,也是个人的,是强大的,也是弱小的,一草一木皆可为爱,贫富美丑皆可为爱,皆可为主题。
艺术人作为人类灵魂工作者,还应当悟到一点,生活即为充满艺术营养的土地,题材即为凝聚大地营养的根茎,舞台上长出来的是何物,得看树根吸取的是什么,倘若万幸能开花,让人得以欣赏,那花就是主题思想。
现今一些论断,认为艺术之主题思想必须旗帜鲜明,要大张旗鼓地搞说教,恨不得背景舞台往那一列,不出来半个人,观众既知编舞者要说个什么话。笔者认为,主题思想或鲜明,或隐喻,乃至隐忍不道。都是可以的,皆是一种主题思想的表达方式,我们要把更多精力放到主题思想的深度和敏锐度上来,因为只有够深度的主题思想,才有舞动起来的必要,才有升华成艺术的必要,才有让观众坐在一起集体欣赏、思考的必要。这个刚性需求,迫使着编舞者在‘选材以定主题’之时必须“寓意深刻”。观众非愚民,艺术者的情绪到位了,功底扎实了,主题深度自然而然地就会被观众所接收,再经过观众的逻辑筛选,口碑自来。这其实是一个新时代观众审美能力的判断,未必要大张旗鼓才能理直气壮,为人所接受。
选题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发掘深度,发掘深度就是发掘问题,编舞者要在舞蹈中表达出寓意深刻的主题,就要发掘出人文社会或自然社会中的深刻问题,这也就解释了老一辈艺术家为什么劝告新人多接触社会,理性吸收生活经验的缘由,亦解释了年轻编舞者难出引起观众共鸣之大作的缘由,主题的深度不够,是年轻学员的大结症,这绝不是厚黑学,而要说,一个真正算得伟大的艺术家,基本上也是一个优秀的社会学家或自然学家。
然而相对于主题深度,笔者认为舞蹈主题的敏锐度更为重要,它更能体现选题之重要性,亦是舞蹈艺术社会功能性的源力。为什么说主题的敏锐度更能体现舞蹈选题的重要性呢?首先的是因果原因,因为主题的敏锐度决定着主题的深度,选题时,只有题材本身具有敏锐度,精炼出来的主题思想才可能敏锐起来,主题思想敏锐了,深度就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舞蹈的成败,即决定于主题的深度及艺术表现手法的美度。其次,是舞蹈艺术的警示、倡导功能,皆是舞蹈体内主题敏锐性因子的运作。我们思考一下,对于某些舞蹈作品的评论,这些舞蹈作品演出完后,观众鼓鼓掌,反响不错,就散席了,对观众的现实生活、思想内涵没有任何一个力的施加,如这出舞蹈未曾出现过。怎么评价?这是为什么,艺术是如此无力的吗?笔者认为,主观上这是对舞蹈艺术功能性的一个自我缺失和浪费,客观上这还是主题敏锐度的问题,即选题题材凝结成主题后缺乏敏锐度的问题,敏锐度不足和深度不够的区别在于,主题深度是通过舞蹈艺术手段,在舞台上表演那些未被观众发觉,却已经发生了的人文、自然问题(如数年前中国才初见端倪的环保主题在舞蹈上的发掘表现),是过去、现在进行时,只不过被艺术家们发掘出来了。艺术主题之敏锐度呢,则相反,要表演的是那些未发生的,却必然大范围发生的问题;一些小的、局部的,却在一段时间后将发展为大的、全局的问题。
舞蹈艺术人不是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更不是预言家,但,她从事的是人民灵魂的工作,要有大作为,这个力量,这个魄力与眼力,得有。毕竟历史和现实没有把最重的担子交给艺术家,尤其是舞蹈艺术家,即指引和开创的问题。但单阐述舞蹈选题对艺术发掘问题的贡献,用以说明选题之重要,这力量是绰绰有余了。
2、舞蹈选材,关系舞蹈的文化发展方向。
之前我们谈及了舞蹈选题对舞蹈艺术许多重要作用,这些作用除了关系着艺术作品的成败,更重要的是赋予了舞蹈艺术一种强大的社会功能性,即发掘问题、警示现象、倡导作风的功能,相对与其他艺术形式,舞蹈艺术的特点使其自身受到一定的表演局限,但是作为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她又有别的艺术门类无法比及的时空效果,这是舞蹈艺术发挥其社会功能性的先天优势。
跳开来讲,舞蹈艺术的社会功能性首先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笔者认为,即为舞蹈艺术如何把握自身的命运问题,这是众多人文社会问题中与舞蹈艺术最为紧迫相关的命题。在这个讨论中,我们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新时代艺术文化发展方向对我们的舞蹈艺术在现实中的编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同时,我们作为个体,每一次对舞蹈题材、主题的挑选、艺术编排,都是对新时代艺术文化发展方向的一次微调,一次反作用力,不能因为大环境的强制作用,而自我小视了编舞者、艺术家个体的思维带头作用。
妄自菲薄,是艺术工作者社会良知的大忌。
基于这点认识,我们年轻的舞蹈学员就应当珍惜和重视每一次舞蹈选材、精炼主题的机会,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每一次选题的过程,实现一次个体意见的表达,年轻一代五指握拳,力打一处,每编一舞,既每出一拳,滴水穿石,一批批观众受我所思,思我所能,广大国民在舞蹈艺术上的能动性被调拨起来,形成更活跃更清新之空气,舞蹈艺术文化发展之方向,我等皆可为清风!清风无重,却定帆航。艺术底层的选题、微调作用绝不可小视。
这是舞蹈选材的个人自我实现、行业自我救赎作用。
建立起这个信心,明白了方法论,枪杆子打哪呢?
我们的舞蹈艺术青年首先要起到的是一个保障和传承的作用,中国舞蹈艺术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无论是技术理论,还是政治指导理论,都是一代代先人一点一滴摸索而来,尤其是中国民族舞蹈理论,其理论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与新中国波澜壮阔、沧海桑田的曲折命运紧密相连,建立这些理论基石的艺术大家与新中国共患难,同荣辱,字字句句举手投足皆是老艺术家们终其一生的心血和人生智慧。可进入新时代,一批新人弃珍纳垢,打着创新的幌子,编排之舞蹈毫无文化底蕴,或借助于恢弘形式而空洞内涵,或任意篡改传统舞蹈,逢迎市场低俗需求,甚至利用所学编排大量腥膻色元素,这在本质上已背离了艺术的纯洁性与独立性,先辈早就告诫我等,艺术绝非单纯的感官刺激,这有悖于中国传统艺人底蕴为基的艺术长存之道,更是对老艺术家风骨的侮辱和当代舞蹈艺术的亵渎!年轻舞蹈学员应当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尊重先人,在舞蹈选题中以此为鉴,首要的是保护和继承优秀的传统舞蹈艺术文化,将舞蹈界不良之风拒之门外,舞蹈选题的第一枪,当为阵地战与阻击之战。
前面提到,艺术文化发展方向与舞蹈具体之细节是互为影响、相互促进的,但要看到,前者对后者的促进更多的是潜移默化,或大势所趋下后者的被动结果。但舞蹈艺术细节如舞蹈选题这类针线活要对整个艺术文化发展方向起到发展作用,就必须要求舞蹈人有主观主动的意识,一个具体的历史例子,民国中期,舞蹈艺术文化的话语权、发展方向,主要受反动的国民政府主导,靡靡之音空泛高调之舞盛行,这是当时舞蹈文化大势,而到了民国晚期,亡国灭种之危首先让一部分艺术工作者觉悟,其中的舞蹈艺术人认识到,只有宣传赤色、革命斗争的艺术内涵,才能使更广大之民众觉悟和反抗压迫,于是有意识地创作出大量相关题材的舞蹈作品,用了数年时间,渐而改变了民国中期以来舞蹈艺术类型靡靡情爱与空泛咿呀的文化发展氛围与方向,革命主题和反压迫成为主旋律,无可否认,这种改变是向上的、前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