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米勒、罗丹、列宾、莫奈、梵高、毕加索等重要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3.广播电视电影常识:
(1)广播的发明,
(2)广播的类型,
(3)电视的发明,
(4)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
(5)电视的类型,
(6)电视
节目,
(7)电视栏目与电
视频道,
(8)推、拉、摇、移、跟、升降等镜头,
(9)长镜头,
(10)远、全、中、近、特写等景别,
(11)构图常识,
(12)顺光、逆光、顶光等不同光线的表现力,
(13)拍摄角度,
(14)色彩常识,
(15)
后期制作基本常识,
(16)电视分镜头
剧本、电视文学
剧本,
(17)电视电影,
(18)电影制片、电影
导演、电影
编剧、电影编辑,
(19)主流电影,
(20)类型电影,
(21)电影院线,
(22)电影的发明及中国电影的诞生,
(23)格里菲斯与现代电影叙事形式的确立,
(24)卓别林的作品及其所反映的喜剧精神,
(25)重要电影流派的代表导演及其主要作品,
(26)中外电影着名导演及其代表作,
(27)重大的国际电影节及中国电影获奖作品;
4.历史地理知识:
中学教材涉及的历史地理知识,不超出中学教材范围。
二、命题写作部分
(一)考核目标
叙事是广播电视
媒体的一种主要功能,广播电视编导从业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叙事能力。据此,设立命题写作这一考试科目,规定考生在限定条件下写一篇记叙文。命题写作在于考核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生的叙事能力和学习本专业的潜质。
(二)考试形式
1.闭卷集中考试,满分110分;
2.与综合知识合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三)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写作的文章达到:
1.内容健康,观点正确,中心明确;
2.内容具有较强的原创性;
3.设置人物和情节,具有较强的故事性;
4.结构完整、合理,层次清楚;
5.语言通顺,叙事流畅;
6.全文不少于1000字;
7.卷面整洁。
《影视作品分析及命题编故事》科目考试大纲
一、影视作品分析部分
(一)考核目标
该考试环节通过考生对影视作品的分析、
评论和总结,旨在达到以下考核目标:
1.考查考生对影视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
2.考查考生对影视艺术常识的掌握程度;
3.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相关理论和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的潜在
素质;
5.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写作能力。
(二)考试形式
1.闭卷集中考试,满分100分;
2.与命题编故事合卷考试,考试时间共160分钟(含看片时间);
3.考试题型有两种:
(1)播放一部时长在50分钟以内的影视作品,考生观摩后,根据
试卷要求写出一篇评析性文章(影视作品只播放一遍),
(2)播放一部时长在50分钟以内的影视作品,考生观摩后,根据试卷要求回答问题(影视作品只播放一遍)。
(三)考试要求
1.评析性文章属于议论文范畴。切忌写成感想式的读后感、随笔、散文之类的文章。
2.评析性文章全文不少于1000字。
3.根据试卷要求回答问题,应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4.语言通顺。
5.卷面整洁。
(四)考核知识点
1.作品的题材和主题;
2.作品的结构;
3.视听语言的初步解读;
4.作品的显着特色;
5.作品存在的不足。
二、命题编故事部分
(一)考核目标
通过该环节的考试,旨在达到以下考核目标:
1.考查考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考查考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考查考生创作、编写故事的能力;
4.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的潜在素质;
5.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