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舞蹈艺术事业得到空前的全面的发展,随着创作、表演、教学的发展,作为反映和推动舞蹈艺术事业发展的舞蹈评论也在不断的发展。尤其是1958年由当时的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后改称中国舞蹈工作者协会和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舞蹈专业刊物—《舞蹈》公开出版,为舞蹈评论的发展提供了一块园地以后,作为舞蹈理论研究最活跃的一种因素和与舞蹈艺术实践联系最紧密的一种理论形态的舞蹈评论,也有长足的进步,对舞蹈艺术创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材料。从几十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舞蹈》、《舞蹈论丛》、《舞蹈艺术》等专业刊物中,我们可以概括出一些常用的模式和方法:
一、形象描绘法:运用文字或语言,形象地描绘舞蹈作品的内容、环境氛围、情绪情节发展的层次、舞蹈动作的风格特色、舞蹈演员的表演和技艺,以及整个作品所创造出的一种意境,以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帮助读者和观众形象地感受和认识这部作品和表演者的技艺。有的还采取夹叙夹议的方法,一边介绍一边评议,引导读者和观众进行审美欣赏。如何士雄的《构思新颖的独幕舞剧—<魂>)(载《舞蹈》1980年第4期)对《魂》(编剧:朱国良、钱世锦。编导:蔡国英、林培兴、杨晓敏)的评论;黄素嘉的《一首壮丽的生命之歌—观<无声的歌>有感》(载《舞蹈》1981年第1期)对《无声的歌》(编导王曼力、张爱娟)的评论;章民新、孙天路合作的《探新》(载《舞蹈》1982年第2期)对舞剧《奔月》(舒巧、仲林、叶银章、吴英、袁玲编导)中两个片断的评论等都是这一类。
二、分析品评法:对作品的形象描绘相对较少,主要篇幅用于对舞蹈家的艺术生活或对作品的思想内涵、舞蹈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或局部的分析剖解,指出其真伪优劣、高低深浅,有的还提出较具体的建议和设想,帮助编导和演员进一步提高作品的思想和艺术质量。署.名项珊的(《中国革命之歌>的成就与不足》(载《舞蹈艺术》第10辑),隆荫培的《诗情与爱心—从陈翘舞蹈创作的特点谈起》(《陈翘舞蹈研究文集》第27页)等,属于这一类。
三、书信对话法:以评论家与编导或演员书信往来对话交流的形式,或者以评论家单独一方寄语编导和演员的方式,来抒发和表达对特定作品或演员的评论和建议。如资华箔的《寄往西双版纳的一封信》和杨丽萍的《寄给北京的回信》(两文均载于《舞蹈》1980年第1期),以及张平的《寻找个人独特的风格追求自己心中的艺术—给杨丽萍的信》(《舞蹈艺术》第18辑)等,属于这一类。
四、展开议论法:先从评价某一个作品开始切入,然后由具体作品所表现出的一两个突出的优点或问题,联系引申到同一类题材或同一类形式风格的作品,由点到面,展开议论评析。如赵国政的《舞蹈,寻求着自身的完善—一<踏着硝烟的男儿女儿>对战争题材舞蹈的启示))(载《舞蹈》1986年第12期)和刘青弋的《军营舞坛现状之思一一从张继刚走进军营谈起》(载《舞蹈艺术》第43辑)都是以一个作品或一种现象为发端,展开对部队舞蹈工作的议论。
五、综合评论法。对某一段时期内出现的某种可能会影响舞蹈艺术全局的现象加以归纳分析、提出问题,从理论高度予以评论,以引起舞蹈界的注意;或对某一重大舞蹈活动进行综合评介、全面估量,使广大读者观众及时了解这一舞蹈信息。如徐尔充的《呼唤精品—舞蹈创作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和余川的《求民魂索舞韵一一全国民族舞蹈创作研讨会侧记》(两文均载于《舞蹈艺术》第40辑)以及张苛的《空前盛大的孔雀会一一评述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的舞蹈作品》(载《舞蹈》1980年第6期)等均是这一类。
生活在不断前进,舞蹈艺术事业在不断丰富和提高,舞蹈评论家的生活阅历、专业修养、表达能力也在不断丰富和提高,舞蹈评论的方法和模式也必将随之发展创新,不论其方法、模式、形式、风格如何,只要能促进舞蹈事业的.发展,具有科学性、可读性.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就是值得肯定和欢迎的舞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