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拉开帷幕的九艺节文华奖的角逐中,来自湖北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王昭君》受到了不少“舞迷”的追捧。这出由湖北歌剧舞剧院出品的舞剧之前曾经为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献演,大手笔投入制作的灯光、舞美令不少观众震撼。日前,本报记者前往武汉,采访了该剧的主创人员。
文/本报记者周娴、周昭
主演殷硕
奥运会开幕式独舞《丝路》
广州日报: 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认识你是因为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你顶替摔伤的刘岩独舞《丝路》。对你来说,以舞剧《王昭君》主演的身份出征九艺节应该是你奥运之后比较重头的一项工作,你觉得主演《王昭君》和担任奥运会开幕式的独舞演员难度区别在哪里?
殷硕:《王昭君》的难度主要在体力上。因为这部剧着力刻画的是王昭君,不要说跳好,仅仅是从头到尾跳下来已经很考验一个演员的体力了。说到参加奥运会开幕式,其实我当时并不紧张,只顾着怎么样跳好,只觉得自己幸运。这次参加九艺节,倒是有点紧张。开幕式我表演的只是一个舞蹈节目,这和主演舞剧是很不一样的。这段时间基本上有空就都在练功。好在我大学就是古典舞系的,所以演王昭君算是比较“对口”。
广州日报:《王昭君》的看点在哪里?
殷硕:这部剧基本上是以古典舞和民族舞为基础来打造的,但是舞风多样。比如,第一场是在家乡,用的就是民族舞和古典舞来表现她单纯的情感。其中的一段大雁舞是一段古典舞。而和乡亲们在一起的部分则用了摆手舞等动作,来表现湖北当地民族舞的特色。除此之外,舞蹈还吸收了现代舞和芭蕾舞的特点,比如托举、跳、转都是芭蕾舞的元素。第二幕则基本是中国古典舞,运用了很多古典舞的身法和神韵。同时也吸收了现代舞的技巧,比如旋转和跳跃。第三幕主要是加入了蒙古舞和匈奴舞,草原文化是比较豪放的,马步、抖肩都是其中的看点。所以舞剧跟单纯的舞蹈节目不同的地方在于,你要看很多风格不同的舞蹈只需要看一部舞剧即可。
总编导门文元:
王昭君动作比西施刚性
广州日报:除了《王昭君》您也编导过舞剧《西施》。如何用肢体语言去区分同为“四大美女”的王昭君和西施呢?
门文元:舞剧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我们为了写《王昭君》的剧本曾经去过王昭君的家乡,也研究过很多历史资料。这是第一次用舞剧的形式去表现王昭君。我们的主题动作设计是一个大雁要飞的形象,这是王昭君的特色。此外在舞蹈动作上相比西施的柔软,王昭君更刚性,比如第四幕昭君求呼韩邪不要杀王子时舞蹈的刚力极大。
广州日报:对于很多舞蹈“门外汉”来说,应该怎样去看《王昭君》这样的舞剧究竟好不好,好在哪里,舞蹈的水准有多高?
门文元:看舞剧首先要看演员传递出来的感情有多深,演员是否通过舞蹈传达出了整部戏的主题。其次才是灯光、舞美、服饰这些看得见的部分。至于舞蹈的功底和技巧方面,看舞蹈好不好关键是要看人体在舞动的过程中是否流畅,腿抬得高不高,柔软性好不好,塑造形象的动作是否优美,动作设计是否流畅。把握住这些,普通观众也能够评论舞剧的好坏。
编导王海洋:
为九艺节压缩40分钟
广州日报:竞逐九艺节文华奖,《王昭君》有没有做特别的准备?
王海洋:具体的调整在每一幕都有体现。我们花了20多天对这部剧做出了第三次修改。跟我们首演的版本相比,整体缩短了大概35到40分钟,从2小时缩短到了1小时25分钟左右。为了更加突出王昭君这个中心人物,剪短了一些比较枝蔓的人物的戏。
《王昭君》剧情简介
这部歌舞剧从桃花盛开的时节说起。昭君抚琴而歌,尽情享受着自在的少女时光。当疼爱她的兄长鼓励她丢掉羞涩去寻觅一位心上人的时候,征兵的号角吹响了。
兄长出征的同时刚满16岁的昭君也被一纸诏书选入宫中,但在掖庭度过了三年寂寞时光后,因不愿意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而失去了被宠幸的机会。
她在失望的时候遇到了呼韩邪,是他点燃了昭君找回自由的心。于是昭君毅然决定代替公主远嫁出塞。匈奴用最隆重的礼节迎接王昭君。唯独年少气盛的匈奴太子无法接受这位女子。太子因为昭君与呼韩邪兵刃相见,昭君的哥哥挺身护卫被太子刺死。但是为了民族的和睦,昭君阻止了呼韩邪杀太子的决定。草原人民以欢快舞蹈欢迎王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