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入手 探索邵阳地区原始宗教祭祀舞蹈的文化特征
邵阳地区位于湘中偏西南方向,属丘陵区。以苗族为主体,瑶、回、侗等二十四民族杂居的地区。邵阳人民根据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在长期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创作出了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舞蹈,其中宗教祭祀舞蹈就有十几个舞蹈节目。笔者试从原始宗教祭祀舞蹈的概念及其种类入手,探索邵阳地区原始宗教祭祀舞蹈的文化特征。
一、历史文化及原始宗教祭祀舞蹈的概述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激烈,诸子百家纷起,民间的寓言、故事、神话大量产生,民间巫风盛行。邵阳地区古代属楚荆之域,乃兵家常争的溪峒,南蛮之地。隆庆六年《宝庆府志》载:“信巫鬼重淫祀,荆湖延连溪峒,伺华诞。”由此可见,邵阳地区早有大兴宗教祭祀歌舞的习俗。
民间信仰是一种历史极其久远,内容复杂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深深地植根于我国本土文化之中,广泛地影响或支配着民众日常生活。通过氏族部落宗教、祭祀仪式和舞蹈的形式,始终保持着流传趋势,是各祖先生存的精神支柱。这部分属于信仰民俗的舞蹈,通常把它称之为“原始宗教舞蹈”或“原始祭祀舞蹈”。
二、邵阳地区原始宗教祭祀舞蹈的种类
(一)还愿类舞蹈
还愿是人们向神灵事先许下诺言以后,再去实现其诺言的的一种祭祀活动,目的在于向神灵表白自己的虔诚,博得神灵多方保佑。还愿名目颇多,有真武愿、朝罗愿、招兵愿、香火愿、刀山愿、雨水愿等。内容大多与劳动、生活有关。如遇年成不好须还雨水愿。遇天灾人祸须还香火愿。遇毒蛇猛兽伤害就须还真武愿。还愿的规模有大小,时间有长短,这主要视主家的经济、事件的大小而定。小的还愿有一天一晚,大的还愿有七天七晚。各种还愿的过程大致相同,一般有发疏、给界、立寨、迎圣、造桥、上转、装阳宅、进粮、送圣。也有请水、浪坛庆贺、拜忏、下马、拨身替命、点兵出将、出夜兵、打洋实等过程。其舞蹈音乐主要由宫、商、徵三音构成,其特点是:四度、五度的跳进、二度级进,附点、切分音的半休止符以及无规则节奏型的运用以配合舞蹈动作,从而增强舞蹈表现力。
《打洋实》流传于邵阳县一带,据老艺人口述,是宋朝李老君传递下来,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打洋实》是师公在事神、还愿中所跳的舞蹈。它是在求拜解冤谢罪的基础上,用武力驱赶劣性鬼神的一种表演形式。因此表演者以“武枪棍”为道具,舞蹈动作有:单开莲、双开莲、蛤蟆接水、窜洞。动作干净利落,粗犷豪放,加之急促的锣鼓伴奏,增添了与劣性鬼神战争的气氛,从而形成舞蹈独特的风格。
《打山魈》是“觋毕”在还愿活动中的一段歌舞节目。由“觋毕”二人扮成一男一女(其中女的是男的扮演),表演时,男演员身穿青色长“道袍”,头缠“英雄帕”,腰系围带,女演员身着大襟便衣,头缠“包头”短裙围腰,以“觋刀”、“牌带”、“花棍”为道具,模仿生产劳动中的动作,在堂屋中载歌载舞,别具风格的音乐和诙谐的对白,给节日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使人赏心悦目。
《庆娘娘》是巫师在大还愿中求神,祈求平安的一段舞蹈。一旦一丑载歌载舞。表演时,以移小横步为主要步伐。走圆形的基本图案,是它在调度上的特点。“盖桥”、“架桥”、“锁桥”等手姿尤为丰富。如“架桥手”, 即右内翻掌后,手背贴于左手腕上(左右交替进行)。 “锁桥手”,即左右手两小指相勾,右食指稍节勾住左食指稍节,两拇指自然弯曲靠拢食指,两中指、无名指自然扣于手心。它广为流传于邵阳县一带。
(二)傩神类舞蹈
《傩》也叫《大傩》,是古人驱鬼逐疫的仪式。在举行这种仪式时跳的舞蹈,叫做《傩舞》。这种舞蹈起源很早,《乐府杂录》载:”两杖鼓戏有《代面》,始自北齐。神武曾有胆勇,以其颜貌无威,每入阵,即着面具……”数千年来,一直流传,每逢除夕或其它季节,不但宫廷要跳”傩”,民间也有这种风俗。《荆楚岁时记》载:“荆俗古季冬先腊一曰,大傩逐疫……村人并击腰鼓,披金刚力士形,以逐之”。邵阳地区流传的“搬开山”、“和尚脸子”、“卖花脸子”、“土地脸子”又叫“耍土地”等就是这类戴面具的《傩舞》。
《耍土地》又名“唱土地”、“庆土地”、“贡土地”、“土地词”等,是邵阳地区西南各县在汉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广为流传的一种傩舞形式。它以一个或多个特殊的讨米人(大部分是巫觋扮之),戴上假面具唱。古时的带面傩舞“兰陵王”是“神武……其颜貌无威,每入阵,即着面具”。其目的是将 “其颜貌无威”而变为其颜貌有威,从而表现兰陵王慑服敌人的情形。如今流行于民间的“傩舞”中的角色,是一副慈祥和善的土地老人面孔,犹如寿星老人一般, 带着土地婆婆为人们开财进宝,祈求吉利,送春和送太子,使人愉悦。由于表演带着面具进行舞蹈,不但增加了艺术效果,而且使舞者无顾忌的舞蹈和唱念,动作夸张、诙谐。以蹲蹲、颤颤、扭扭、转转、三道弯的形态,形成了其独特的动律和风格。撩须昂头、贴脸相靠、随情逗趣,独具特色。由于只有小锣敲击伴奏,促使它在唱腔上的变化。领唱和伴唱,男女真假声的对比唱腔,都增强了表演气氛。而八度的大跳、四度的跳进和四度下行又增加了歌曲的色彩。加上前半拍休止符和附点的运用,使它跌宕起伏,生动活泼。加上一个简单民歌体的曲调反复演唱,更使它流畅动听,回味无穷。舞蹈表现力得到充分发挥。深受群众喜爱,是邵阳洞口县那溪一带广为流传的一种较古老的傩舞之一。
(三)杂耍性舞蹈
《打铙钹》是道士做道场五天后表演的一种杂耍性舞蹈。 “钹”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它的短空柄可扦木把,以槌击而发出声响,三个或五个一组,大小相差不大,在商代盛行。郑玄注:“钹如铃、无舌、有柄、执而鸣之”。大约在唐朝时又发展成“钵”。钵铜制乐器,形置“钹”碰击声响,音色浑厚,所不同处,则是中间隆起部分较小而实心,不穿眼系绳。据《辞海》载:“钵是僧徒食器,钵多锣的略称”。后至唐代演变为打击乐器。在民间广泛运用,它既是表演的乐器,又是生活进餐的一种用具。到宋代又有一种专供表演用的“钹”属打击乐器。它形似“钵”,然隆起部分空而可穿孔系绳。宋末元初时“钵”又成了道士用以行善驱鬼,超度亡魂行法事时舞蹈的技艺,吸收了大量的民间杂耍,由“钵”而改用“钹”。《铙钹》的命名,可由此而来。它以耍钹为主,以旋、抛等耍法,组成了“蝴蝶点花”、“蝴蝶展翅”动作,钹在表演者手中变化万千。
三、邵阳地区原始宗教祭祀舞蹈的文化特征
(一)与悠久的历史相结合,具有古朴的原始风貌
隆庆六年《宝庆府志》载:“信巫鬼重淫祀,荆湖延连溪峒,伺华诞。”由此可知,邵阳地区早有宗教祭祀歌舞的习俗。邵阳地区原始宗教祭祀舞蹈由于历史的沉淀深厚,地理环境相对偏僻闭塞,从而使其保留了极其古朴的原始风貌。如:《庆娘娘》便是一种带有古老历史沉淀的宗教祭祀舞蹈。祭礼活动主要由师公主持,其民族历史、文化艺术、生产知识等主要靠师公的传授延续下来。在当时无论是在庄严的宗教祭礼活动,还是还愿、求雨、占卜、丧葬、驱魂避邪以及各类节日、春耕秋收等活动中,为了敬神、娱神、媚神,为了消灾避难,祈求神灵降福保佑,都要进行各种宗教祭祀舞蹈。这种祭祀性舞蹈都保留着“万物有灵”原始崇拜的自然特征,可以说是远古时代当地历史的一种艺术再现,带有古朴的原始风貌。
(二)与宗教信仰相结合,具有不可捉摸的神秘性
在民间广为流行着巫教和道教,从事巫教的巫觋又都自称为道教,他们都信奉太上老君。道教分为文教和武教二大派系,统称正一道。从事宗教祭祀活动者,无论文教武教都俗称为师公。师公无论在婚丧、生育、疾病还是在春耕、收割、征战、狩猎以及各种大型活动中都要主持各种祭祀活动,而各种祭祀又无不以音乐歌舞贯穿始终。《打洋实》就是巫教大还愿中的一个舞蹈。不管是哪种宗教祭祀性活动,都不外乎是向天神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求山神、地神保佑年年丰收,人畜兴旺;亲人归天时,祈告阴魂的安宁。这种原始的宗教信仰通过舞蹈明显地表现出来一种令人难以捉摸的神秘性。
(三)与民族民间歌舞结合,形式多样
任何艺术形式都根植于一定的社会生活和生存环境,特别是宗教祭祀舞蹈与民族的历史,民族的心理素质,民族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邵阳地区的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在不断吸收民族民间歌舞的表现手法中发展。例如隆回七江乡、乌树下乡一带的《长鼓舞》。将四川瑶族地区学来的瑶族舞蹈——长鼓舞,揉和本地的民间乐舞用于祭祀舞蹈之中,运用了滚、抛、绕、扫鼓组成“蛤蟆吃水”等动作,并在瑶族长鼓舞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
(四)生产劳动相结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艺术起源于劳动。邵阳地区原始宗教祭祀舞蹈不仅与其原始宗教信仰有关,而且有不少是反映生产劳动情景。如流传于城步苗族自治县的《打山魈 》就有很多模仿生产劳动中的动作,如种秧、犁田、插田、打谷、晒谷等等。
原始宗教祭祀舞蹈是当地原始舞蹈文化的遗存,是舞蹈的历史积淀,值得人们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保护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