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间舞迭部尕巴舞——对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卓谐》和《热巴卓》是藏族舞蹈《卓》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卓》以表演各类圆圈“鼓舞”为主,其中也有以原始“拟兽舞”为素材,加工整理后所形成的表演舞蹈。《卓谐》起源于古代祭祀,上千年来,祭祀活动的延续,使多种“鼓舞”世代相传。
从日喀则地区《大鼓舞》的领舞“卓本”的装束上,即可寻找到古代藏族祭祀活动和游牧生活的痕迹。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被称为“司马卓”的日喀则地区司马旺堆乡的《大鼓舞》中所使用的鼓,与其他地区的鼓差别显着,鼓形之大是其他地区鼓的两倍,而且附有木制长柄,斜插于身后。《大鼓舞》多在“望果节”等喜庆时表演。拉萨、山南等其他地区的《卓谐》的鼓面小,侧系腰间,无长木柄。这种“鼓舞”形式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各寺庙壁画中就有《卓谐》的形象,在桑耶寺金成公主殿壁画《桑耶寺落成庆典图》中,也可见到它的风采和“卓本”的姿容。
现在,人们所说的《热巴卓》和《热巴》,基本上都是特指其中的《铃鼓舞》而言。《铃鼓舞》是《卓》中颇具特色的一种“鼓舞”。除民间自娱性舞蹈外,从公元15世纪噶丹颇章王朝起,藏族开始有了专门在王宫表演的专业性歌舞。 供藏族宫廷和上层贵族欣赏的《囊玛》,在18世纪末,八世达赖时,融入了内地乐曲和江南舞姿。舞蹈由慢速到快速两部分组成。
随着时代的前进,《囊玛》经过增添和改编,现已成为表演舞蹈呈现在舞台上。除以上介绍的民间舞蹈外,历史悠久的“藏戏”中的舞蹈也值得一提。藏戏曲调高亢,舞蹈性强,节日剧目《朗萨姑娘》、《顿月顿珠》、《苏吉尼玛》、《卓瓦桑姆》等,深受民众喜爱。在拉萨唐代所建大昭寺大经堂的“寺庙落成庆典图”壁画上,就绘有一位头戴白色面具、手持法器的戏人,正在边作舞边全神贯注地逗引着两头由人披兽皮装扮的“牦牛”,一旁还有击鼓作乐的伴奏者,其神态个个栩栩如生。这幅 “寺庙落成庆典图”上的“戏兽舞”形象,不但说明早在千余年前的西藏已有“戏兽”表演,而且经历各个时期延续至今的“白面藏戏”和它的唯一传统剧目《西容仲孜》(藏语意为:西容县斗牦牛)在唐代已是十分成熟的节目。
主要特点
在白面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蓝面藏戏”,不但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而且继承和保留了在古格王朝时已有的《布马》等民间舞蹈形式。使民间的广场舞蹈进入了程式化的藏族戏剧,同时还引用了藏民喜爱的民间音乐,使藏戏流传于藏族民间长盛不衰。为符合藏族“多神崇拜”的信仰特点,人们在祭祀礼仪中,创编了使用各种神只面具,并含有大量藏族土风舞成分的程式舞蹈。这种祭祀舞蹈被后来盛行的藏传佛教黄教教派所采用,称其为《羌姆》,流行于西藏、内蒙、甘肃、青海、四川等省区信仰黄教的广大地区。《羌姆》舞蹈多由《拟兽舞》、《法器舞》混杂而成。
在表演时,很少歌唱,气氛庄严、肃穆。然后陆续表演《凶神舞》、《骷髅舞》、《牛神舞》、《鹿神舞》、《喜乐神舞》和《护法神舞》等,每段舞蹈都有一定的宗教内容。在各段舞蹈之间,还穿插喇嘛们表演的摔跤、角斗等,以娱乐观众。有时还表演“舍身饲虎”之类的佛经故事和表现乐善好施、长命富贵的《寿星舞》、《仙鹤舞》等。在西藏各大喇嘛寺院中,都保留有专门供跳《羌姆》时使用和供经堂壁挂的各种神只面具。
在桑耶寺中,至今珍藏着创建西藏喇嘛教的印度高僧莲花生的空体半身像,为在宗教节日举行《羌姆》时,套于表演者身上作祭祀之用。全国各大喇嘛教寺院,每年都选出刚入寺、具有歌舞素质的小喇嘛,由老喇嘛以《羌姆》舞谱为依据,口传心授《羌姆》舞蹈的各种舞姿。小喇嘛经过长期的的学习,成年时即为优秀的《羌姆》表演者。生活在四川省茂汶地区被称作白马藏的藏族支系民众,每年在藏历新年时要用两三天时间,对最大的神灵——山神进行祭祀。当祭祀者在山上祭祀回来后,人们便头戴各种神兽面具,在村中围圈按一定程式跳舞,向神灵祈求丰收与福安。
迭部,藏语意为“大拇指摁开的地方”,全境重峦叠嶂,江河纵横,森林广袤,山清水秀,水力、旅游、矿产和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点和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震惊世界的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留下的腊子口战役遗址、俄界会议遗址、次日那毛主席故居、翠古仓开仓放粮遗址等革命历史遗迹,有齐家文化、寺哇文化、马家窑文化和古芳州城遗址,有全省唯一的萨迦派寺院多尔白古寺等23座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寺院;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田园风光引人入胜,有“九寨沟的水,腊子口的山”之美誉。
“尕巴”舞是唯一流传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境中部旺藏、尼傲、卡坝三乡藏族群众中的一种藏族民间歌舞,作为当地群众继承至今的敬神歌舞,最早起源于印度国,公元八世纪唐朝吐蕃时期流传到中国藏区迭部,古老传统的“尕巴”舞在迭部的卡坝、尼傲、旺藏三乡的部分村尚有遗存。这种传统是由古吐蕃戌边将士传播到迭部的,后在尼傲乡村流传。因此,在尼傲村仍保留了古老原始风格,后来经过勤劳的迭部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继承、创新和发展,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独有的特色和魅力。
“尕巴”舞蹈的渊源
与古羌人的原始祭祀活动有传承关系,舞蹈动作,击乐的样式上又继承了吐蕃宗教法舞的样式。表演者以男子为主,女的围观,喝彩助兴。表演形式有独舞、双人舞、团体舞,也有哑剧、喜剧、杂耍等多种形式。歌词以三句为首,以情歌、神话故事、赞颂事或物等主要内容。“尕巴”舞的表演形式有敬山神、尕巴的起、偷亲、狗熊爬树,官宾出征演练等内容。
(1)敬山神舞,各村都有自己供奉的形象化的山神,该舞为尕巴舞的引子即开始曲,没有固定歌词,根据鼓钵的节奏起舞,舞蹈结构完整,动作和谐流畅。
(2)尕巴的起源。尕巴起源的演唱者多为村里的男性长者,歌词“尕巴”起源于何方?“尕巴”起源于印度国。歌完后,由两男、四男或六男子表演阿嘉舞,舞蹈曲调平稳徐缓,表演舒展优雅。
(3)偷亲舞,偷亲舞主要表现年轻人反对包办婚姻,渴望自由恋爱的内容。偷亲舞中新娘由男扮女装,身着女式礼服,认戴孤皮帽子,佩戴项链,耳环等女子首饰及假发等。
(4)狗熊舞,狗熊舞由一男性青年表演,头戴熊头皮标本,身穿翻黑羊皮夹袄,在室内堂屋中间的柱子上作爬树动作。
(5)官兵出征演练舞,在正式演练前,全体表演者随着鼓钵的节奏,手持刀枪,棍棒,行进在本村每家每户呼号纳喊,用棍棒敲打房屋的各个角落,是以驱邪镇魔、娱神禳解,消除灾难,祈吉求福。然后集中到空闲地或麦场,分两组摆阵相对,既舞又唱,并鸣枪、吆喝助兴,使表演达到高潮。
“尕巴”舞作为迭部藏族先民们祈求平安健康,欢庆五谷丰登而祭祀神灵的一种特有的民间舞蹈, 欢庆活动根据秋收的完成情况,一般都在农历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下旬间先后分批进行,那时正逢藏家牛羊肥壮、颗粒归仓、五谷丰登的季节。这时,有个庆丰收的传统饮食节日,藏语称“道吾”。为了表示欢庆收获,供奉山神,祈祷来年的收成及全村的平安。欢庆活动表演一般两到三天结束。表演者以男子为主,女的围观喝彩助兴。表演形式有独舞、双人舞、团体舞,也有亚剧、喜剧、杂耍等多种形式。歌词以三句为首,以情歌、神话故事、赞颂事或物等主要内容。
尕巴舞的曲调有:酒曲类、山歌情歌类、出征歌等。除了这几种曲调外,还有一种固有的专门曲调,叫“尕姆”调。此调在尕巴舞表演期间演唱外,其余节庆场合均不演唱。 “尕巴”舞的曲调很有特色,除了酒曲类、山歌情歌类、出征歌外,还有一种固有的专门曲调,叫“尕姆”调,含有艳词,只有跳尕巴舞期间可以在村庄里演唱,其余节庆场合禁唱。尕巴舞的始曲,没有固定的唱词,根据鼓钵的节奏起舞,动作组合和谐流畅,调式统一,音乐曲调平稳徐缓,表演舒展优雅。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当地群众继承至今的古老藏族民间舞蹈,尕巴”舞以别具风格的独特之处,对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并在迭部的新农村建设、文化建设方面,将起到统一思想,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尕巴”舞多次代表迭部县参加省、州、县举行的各种文艺表演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和专家的高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