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愿望实现了!
6月9日,南都“爱心点对点”公益行动之“关注贫困儿童”启动,当天报道了4位小朋友的梦想和愿望后(本报6月9日AⅡ27版报道),本报热线就被爱心读者打爆,不多时,这些孩子们的愿望就被一一认领。而许多没有认领到愿望的爱心读者也纷纷表示,下次如果再有人需要圆梦,记得先找到他们。爱心市民的善良和热情让人感动,实现了愿望的孩子们也对他们报以最真诚的感谢。
还有许多贫困儿童的愿望需要实现,本报将继续呼吁爱心认领。如果您想帮这些孩子圆梦,请拨打本报热线83325000留下您的信息,我们将与您联系。
愿望5 布娃娃
她喜欢抱着它们睡觉
● 何丽华6岁 华强北街道华航社区
6岁的何丽华在南山西丽宝珠幼儿园读书,下半年就要读一年级了。最近,父亲何雪峰申请到一套廉租房,刚拿到钥匙,两人搬家到了梅林四村。一张藤椅,一套旧沙发,一台电视机,一个旧冰箱……客厅的家具很简单。冰箱是一位老乡伯伯送的,这是小丽华出生以来,第一次用上冰箱。昨日,南都记者赶到时,家里唯一的电扇也“罢工”了。
此前,何雪峰在航空标准件有限公司工作,1997年公司改制后下岗,由于年纪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他很难找工作。几年前,何雪峰和妻子离婚,带着女儿独自生活。
小丽华性格很开朗,她喜欢跳舞,幼儿园的舞蹈培训一个月需交100多元费用,她没有参加,不过,逢六一等节假日,她会和同学们一起参加班里的舞蹈演出。孩子都喜欢出去游玩,小丽华一次也没有去过,主要考虑的还是费用问题。孩子不会埋怨,父亲何雪峰的心里却不是滋味。
和很多小女孩一样,小丽华喜欢布娃娃。目前,她拥有的三个娃娃,都是爸爸的朋友送的,有新的也有旧的,她喜欢抱着它们睡觉。小丽华的愿望是,希望能有一个喜羊羊布娃娃。《喜羊羊和灰太狼》是她最喜欢的动画片了。
愿望6 脚踏车
和小伙伴一起骑着玩
● 潘新金7岁 华强北街道荔村社区
7岁的潘新金听说可以帮助她实现一个愿望,马上想到了儿时最喜欢的运动,骑脚踏车。小时候,她曾有个两边带小轮子的儿童脚踏车,不过现在她已经长到1.1米了,小车留在老家,早就不能骑。
潘新金的父亲潘田松之前在深圳五金公司工作,后公司改制下岗,曾去广州做小生意,亏了钱。2007年,母亲离开了父女俩。现在,她和爸爸居住在蛇口一村。
潘新金在蛇口小学读二年级,除了学习,她喜欢画画,家里有很多她画的画。不过,爸爸不让她贴在墙上,怕把屋子搞得太乱。她想要一辆脚踏车,在家附近和小伙伴一起骑着玩玩。潘田松认为不大安全,不过,他思考再三,还是尊重了女儿的意见。
愿望7 高压锅
煲汤给兄弟俩补身体
● 钱建昌17岁 布心花园二期
“孩子身体不好,我要给他们煲汤。”47岁的张女士来自广东博罗,膝下有一对双胞胎儿子,但两个孩子都患有脑瘫。几年前和老公离异,她一个人撑起一个家,生活极其艰苦。张女士一直是社区居民关爱的对象。
说起这些往事,张女士依然语气淡定。1993年怀双胞胎,整个家庭都笼罩着欢乐与欣喜,可当地医疗条件受限,两个孩子的出生让家庭的命运也变得沉重。张女士说,因为孩子脑部严重缺氧,两兄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脑瘫。
目前,张女士在翠湖社区做残协专职委员,每月的工资在2500元左右,“这是今年工资涨了,以前都是1300元”。即使生活艰苦,张女士依然坚持让小孩接受教育。老大钱建昌患三度脑瘫,平时虽然手脚不灵便,但基本的电脑操作还可以应付。张女士送他去职业学校学习动漫,“勉强跟得上,以后可以混口饭吃”。
张女士说,平时照顾两兄弟时间很紧,希望家里能添置一个高压锅。以前一直用砂锅煲汤,太慢了,也没钱换一个,“两兄弟就喜欢喝汤,对身体有益”。
■ 圆梦大行动
叶芮终于有琴弹了
昨日,龙岗区横岗街道荷坳小学六年级叶芮放学后一回到家,就发现家里多了一架电子琴。坐在琴前,小手放在琴键上,一串音符就飞出了小屋……
帮助叶芮实现愿望的,是8岁小女孩苗静。苗静是南山中英文小学二年级学生,从南方都市报上看到12岁的叶芮姐姐想要个电子琴的消息,她就动了心思:“我有一个电子琴,现在我学钢琴了,可以把电子琴送给需要的人。”于是,她拨通了热线电话,留名“苗小朋友”。
6月19日,苗静在爸爸的陪同下,抱着和她一般高的电子琴来到报社。放下电子琴,用手轻轻地抚摸琴键,她说“我很喜欢用它弹优美的曲子。”
苗静的爸爸介绍,自己对孩子的行为特别支持,这也说明她自己吃饱饭,还能想着别人,这件事很平常,但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希望资助孩子读书
赵冰女士来深圳已经6年,目前在西乡做小生意。看到报道后,她认为彭艺峰很乖,挺懂事的,“会读书”。除了给孩子一双溜冰鞋,她还希望能资助孩子读书,直到高中毕业,这期间的学费和日常开销都包揽。
赵冰的女儿尚在读幼儿园,作为一名母亲,她也很关心孩子的心理状况。她表示,知道彭艺峰的鞋码后,这个周末,就去帮孩子买冰鞋。
听到消息,彭艺峰的父亲彭顺涛非常感谢赵冰女士的好意。不过,他也表示,目前自己还能“搞得定”,孩子上小学、初中都是义务教育,不怎么花钱。记者问道,孩子上高中怎么办?“还长着呢,说不定那时候我已经工作了。”他表示,孩子穿38码的鞋,有溜冰鞋就可以了。
一部机器两颗爱心
“谢谢叔叔!”看到崭新的读书机出现在眼前,郑育圆激动地说。昨日傍晚,南都记者陪同热心市民胡先生来到西乡街道龙珠社区郑育圆的家,送来他和热心市民陈先生一起捐助的读书机,帮郑育圆圆了拥有一部读书机的愿望。
另一名热心人陈先生因工作关系没能见得上面,郑育圆的妈妈感到很可惜,不能当面感谢好心人,当南都记者离开时,她特意留了陈先生电话,称一定要打电话感谢陈先生。
看到报道后,胡先生就给本报打来热线电话,昨日还和南都记者约好一起购买读书机。居住在新安街道尚都花园的陈先生,跟胡先生情况一样,但由于昨日工作忙抽不开身,临时紧急要司机送钱过来,就是为了不错过这次机会。“有能力帮帮身边的人,感觉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陈先生在电话里说。